Android | iOS
下載APP
◎記者 韓遠飛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報道,北京時間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長征2號F遙16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大約10分鐘后,神舟16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宇航員組狀態良好,發射成功。16時29分,神舟16號成功連接到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3名宇航員隨后從神舟16號載人飛船進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
神舟16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突出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巨大進步。《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中國的商業航天也很豐富多彩。從衛星網絡到可回收技術,再到獨家發射場的建設,商業航天形成了大規模發展,創新技術不斷涌現,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就。
許多航天公司也關注資本市場,a股航天上市公司迅速擴張。僅今年5月,a股就迎來了四家航天上市公司。根據中信證券行業的分類,截至目前,航天航空相關上市公司已達45家。借助資本市場,許多“國家品牌”航天企業也獲得了改革的新動力,實施了國有企業改革的“雙百行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航天企業密集登陸a股
隨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許多航天企業也開始了a股之旅。這些公司涉及軟件、導航、材料等航天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展示了航天產業的活力。
例如,中國領先的航天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航天軟件于5月24日成功登陸科技創新委員會,成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控股企業在科技創新委員會上市的第一家企業。航天軟件成立于2000年,主要從事獨立軟件產品研發、信息技術服務和信息系統集成三大業務。
前一天,中國證監會同意了航空材料有限公司和司南導航科技創新委員會的上市登記申請。航空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航空航天部件和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實際控制人是中國航空發展公司。司南導航主要從事高精度定位。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精度北斗/GNSS技術可動態實時達到厘米級,事后靜態達到毫米級。
5月18日,航天南湖正式登陸科技創新委員會,成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家在科技創新委員會上市的公司。航天南湖是中國雷達的重點開發和生產單位,在預警雷達行業排名前三,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預警領域的主要平臺。
市場也非常認可航天企業的上市,從超額募集規模可以看出。例如,航天軟件發行1億股,每股發行價12.68元,發行市盈率133.70倍,募集資金總額12.68億元,超過7.17億元。航天南湖發行8431.27萬股,每股發行價格21.17元,發行市盈率46.30倍,募集資金總額17.85億元,超募8.74億元,超募比例96%。
航天企業上市也是自身改革的內在要求。在航天南湖上市儀式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杰表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始終立足“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國防建設、服務國計民生”的企業定位,深入對接資本市場,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穩步提高資產證券化水平。推進航天南湖科技創新委員會上市是集團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利用資本市場加強直接融資、改善公司治理、激發企業活力、支持國防設備能力建設的重要措施。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燕生在航天軟件上市儀式上表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積極與資本市場對接,充分發揮資源配置和服務創新功能,努力打造中國航天民族品牌,建立新的服務發展模式。航天軟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技創新委員會成功上市,是集團公司堅持獨立創新、獨立控制、發展國家軟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的具體實踐,也是實施國有企業改革“雙行動”,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體系,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
商業航天產業進入“快車道”
神舟16號飛天已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最新注腳。目前,航天事業不僅是“國家隊”的獨角戲,也是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涌入這一領域,帶來創新發展的新動力。記者看到,近年來,許多商業公司加強了星座建設、衛星互聯網、可回收火箭等領域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就。
在衛星星座的建設中,民營企業已經沖刺到“百星飛天”。5月22日,長光衛星在長春出廠41顆衛星,將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選擇發射。“吉林一號”衛星座在軌衛星成功發射后,將達到113顆,進入“百星飛天”新階段。當時,衛星星座的重訪能力將大大提高,為農業、林業、氣象等領域提供更豐富的遙感數據和產品服務。
銀河航天正在自主研發中國首款可堆疊平板衛星,該衛星將于今年內發射。銀河航天是我國商業航天和衛星互聯網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已完成我國第一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的建設。據銀河航天研究員楊巧龍介紹,衛星互聯網將與地面網絡相互補充,有效提高現有網絡的覆蓋能力。銀河航天正在開發的平板衛星將有助于衛星的批量開發和快速部署。
4月2日,天兵科技開發的天龍二號遙一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成為世界上第一款首飛即成功的民營液體運載火箭。5月17日,星河動力研發的“智星一號”液體運載火箭成功下線,可實現子級獨立著陸回收,通過子級回收再利用降低發射成本。下線液體運載火箭將于明年首次飛行,未來可重復使用約50次。火箭起飛質量257噸,低軌運載能力可達5噸。
中國商業航天的“基礎設施”也在加快建設。5月11日,中國第一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1號車站主體結構封頂,是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建設項目的主要節點。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項目預算總投資40多億元,計劃于2023年底完成發射場硬件設施建設,并于明年第二季度啟動。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ln/18420.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