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記者 韓遠飛
隨著年度報告季的結束,許多上市公司陷入了“并購后遺癥”。當年收購的目標不僅難以完成績效承諾,而且績效承諾補償方也拖延了不補償。許多上市公司選擇訴諸法律,提起訴訟或仲裁要求賠償,甚至有些上市公司直接將控股股東告上法庭。據《上海證券報》記者調查,近一個月有6家公司披露了相關信息,需要進一步觀察這些公司能否真正“討債”成功。
上市公司提起訴訟要求賠償
5月29日晚,日發精機發布公告。經董事會審議,公司決定向控股股東日發集團提起訴訟,要求日發集團嚴格履行業績補償協議。
據查詢,2018年,日發精機向控股股東日發集團等三個交易對手發行股份,購買日發捷航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航投資”)100%股權。捷航投資的主要資產是間接持有的Airwork 100%股權。根據之前簽署的《盈利補償協議》和《盈利補償協議補充協議》,日發集團承諾2018年、2019年、2021年、2022年(原為2018年至2021年,承諾期調整后)Airwork扣除非凈利潤不低于2050萬新西蘭元、2450萬新西蘭元、3000萬新西蘭元和3250萬新西蘭元。
而Airwork的真實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從業績承諾的實現來看,Airwork這四年都沒有完成,尤其是2022年,新西蘭損失了4374萬元,差異達到7624萬元。此前,日發集團還對日發精機4862.81萬股進行了補償。由于Airwork未能完成2022年的業績承諾,據估計,日發集團應賠償1.06億股,現金應賠償2.31億元。但日發集團未能及時履行賠償義務,因此日發精機提起訴訟。
精細研究技術早些時候宣布,公司與陳明芳、鄭一林(陳明芳丈夫)就業績補償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已受理,涉及7880.13萬元和利息。糾紛來自兩年前精細研究技術的收購。2021年,精細研究技術從陳明芳等人手中收購了深圳安特信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權,部分交易對價作為業績賭博金額支付。
除了直接上法庭,公司還首先選擇了仲裁。例如,5月18日,公司宣布收到濰坊仲裁委員會控股股東濱城投資裁決,濰坊仲裁委員會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灘愛及其一致行動人績效承諾案件裁決,劉灘愛自裁決之日起10天內向高斯貝爾支付績效承諾賠償1.45億元。
“不可抗力”成為賴賬理由
明明前期簽了協議,但績效補償不到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個重要因素是,一些績效承諾人認為自己遇到了“不可抗力”,很難完成績效承諾。
根據日發精機公告,自5月5日起,公司多次要求日發集團履行業績補償義務。日發集團于5月9日回復,Airwork 2022年業績承諾未完成,主要受西方地緣政治沖突、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等客觀因素影響。
日發集團表示,根據協議,如果任何不可預測、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觀事件(包括西方地緣政治沖突、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等),目標公司在利潤預測期間實現的凈利潤低于約定并觸發賠償條件,日發集團可以要求協商調整或減輕日發集團的賠償責任。日發集團在獲得確定方案之前,無法履行股份轉讓和鎖定的義務。
對此,日發精機表示不承認。公告稱,為了維護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公司決定通過向日發集團提起訴訟,要求日發集團嚴格履行業績補償協議。
此外,一些公司透露,業績承諾方為了不支付業績補償而進行了對抗。在公告中,鄭一林作為陳明芳的丈夫,在賭博目標未完成時,游說其他原股東與公司對抗,否認經營損失的事實,以達到不支付績效補償的目的。與此同時,在股東群中,鄭奕麟一直代表陳明芳的股權積極行使股東權利,因此公司對兩人提起訴訟。
補償能否到位仍需觀察
雖然采取了司法手段,但上市公司能否成功“討債”還是需要觀察的,有的公司已經分階段勝訴。如清水源,公司于5月16日發布公告,公司就與李萬雙、胡先寶的業績補償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最近收到了民事判決。本判決生效后30天內,李萬雙、胡先保支付原告清水源業績補償3.69億元。到目前為止,該公司還沒有宣布是否收到賠償,也沒有相關方提出上訴的消息。
一些公司直接敗訴,如佛燃能源。該公司于5月30日宣布,其全資子公司華兆能最近收到了法院出具的民事判決。華兆能作為原告提出的相關績效補償申請未得到法院支持,涉及金額1600.72萬元。在這方面,佛燃能源公司表示,它將依法提出上訴。
此外,盡管一些公司贏得了仲裁,但補償仍然消失了。例如,高斯貝爾,業績補償方劉潭愛應在本裁決送達之日起10天內向高斯貝爾支付1.45億元的業績承諾補償。然而,規定的時間已經過去,高斯貝爾仍然沒有宣布收到相關資金。我們仍然需要進一步觀察后續是否會進入訴訟,是否可以收回補償。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insurance/18794.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