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膽管癌是一種起源于膽管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按所發生的部位可分為肝內膽管癌和肝外膽管癌兩大類。大部分膽管癌患者在初診時即為不可切除性腫瘤或存在轉移,失去了手術根治的機會。對于不可切除、存在轉移的或手術后復發的膽管癌患者,藥物治療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近些年來,在新藥的研發和基因檢測技術的雙重發展的加持下,越來越多的“靶點”被醫學研究者們發掘并研發出有效的藥物應用于臨床,給眾多身陷囹圄的癌癥患者帶來了長生存的希望。早在2022年4月,信達生物宣布其引進的達伯坦(佩米替尼片)在中國獲批上市,這款產品用于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系統性治療,且經檢測確認存在有FGFR2融合或重排的晚期、轉移性或不可手術切除的膽管癌成人患者的治療。
FGFR基因變異在多種腫瘤的發生中起著關鍵作用,這些變異包括基因擴增、突變、染色體易位以及配體依賴性活化等,它們通過異常激活FGFR信號通路來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存活、遷移和血管生成,從而加速惡性腫瘤的進展。
達伯坦(佩米替尼片)是一種專為FGFR1、FGFR2和FGFR3設計的強效、選擇性口服小分子抑制劑。它通過精準阻斷腫瘤細胞中由FGFR介導的信號傳導,有效抑制了腫瘤細胞的生長、擴散和血管生成,從而在治療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這種靶向治療策略為攜帶FGFR基因變異的腫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尤其在膽管癌等腫瘤治療領域展現出顯著的療效和潛力。在中國晚期膽管癌臨床研究中,達伯坦展現了高達60%的客觀緩解率(ORR),這一數據相較于傳統化療的大約5%的客觀緩解率,顯示了其在縮瘤方面的顯著優勢。此外,達伯坦三級及以上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發生率僅為26.5%,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基于以上數據,CSCO/NCCN指南一致推薦FGFR2融合/重排晚期膽管癌患者使用佩米替尼。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healthy/53095.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