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文章導航列表:
我國健康服務與管理的未來趨勢如何?
健康產業的趨勢?
未來十年健康養老產業前景及趨勢分析
大健康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
健康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怎么樣?
2022年健康行業影響有多大
大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什么?
大健康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2022年中國健康服務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30年中國健康服務業市場規模將達16萬億元【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美年健康(002044);通策醫療(600763);愛爾眼科(300015)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區域健康管理服務消費情況;中國健康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等
中國健康服務業發展歷程
中國健康服務行業起步較晚,其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建國—20世紀90年代初期,此階段健康體檢還是醫院的服務范疇,而且體檢更多表示于疾病檢查而不是健康預防。第二階段為90年代中期,此時北京等地開始出現相對獨立的體檢服務機構。第三階段為90年代后期20年代末期,隨著西方健康服務理念的進入及國內需求市場的快速增長,國內以體檢為重點的健康服務機構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健康服務機構飛速發展。第四階段為21世紀初期至今,隨著我國健康服務機構數量的不斷完善,我國更加重視醫療信息化布局,從服務形式、醫療設施等方面對我國健康服務機構進行技術升級,發展較好。
中國健康服務業發展現狀
——中國健康服務機構經營模式多
我國健康服務機構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醫院模式、醫療模式、以體檢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以及綜合信息平臺經營模式等。
——中國健康服務機構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
2020年8月25日,中關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及經濟觀察報共同發布的《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產業發展報告No.3(2020)》數據顯示,我國健康管理消費情況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華中、華南等東部地區,分別占全國健康管理服務消費總量的35%、14%、14%、13%。
注:《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產業發展報告No.4(2021)》中未更新區域情況,故圖中數據截至2019年。
——中國健康服務業市場規模已突破8萬億元
健康服務業市場主體的基本功能是營造組織環境,通過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滿足居民明確和隱含的健康需求。根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為7.01萬億元,占GDP比重為7.08%。近兩年健康服務業占GDP比重并未發生較大變動,經初步統計,我國健康服務業市場規模在2021年已突破8萬億元。
中國健康服務業發展前景
近年來,隨著健康服務行業各項促進政策的出臺和行業標準的不斷完善,同時也因為行業自我發展能力的不斷增強,使得中國健康服務業發展迅速,呈現出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新產品層出不窮的局面。根據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2030年達到16萬億元,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健康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健康產業發展趨勢如下: 1、越來越多企業投資健康產業 健康產業涉及醫藥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休閑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詢、醫療旅游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 2、高端醫療項目開始落地實施 3、避免無序開發、重復建設 健康產業正在“遍地開花”。除了企業嗅到“商機”,越來越多的城市也力爭趕上健康產業“第一班車”。 4、政策要結合國情 受各國政府預算限制,醫療健康成本控制意識不斷增加,為醫療服務于患者的思路和手段帶來變革。為此,醫療服務和保險商更注重臨床治療的服務效果,治療與服務的收費模式也會明顯增多。 5、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生物醫藥創新體系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與老年病有關的藥物需求繼續擴大,特別是老年癡呆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癥等診斷、預防和治療藥物,因此,創新及仿制藥的研發都是不可動搖的方向。但現今創新醫藥不能進入醫保,不是鼓勵和支持企業創新的決策,如何處理有待政策考慮。 6、個體化醫療產品推動創新開發革命 隨著生物技術科學發展,個體化醫療優勢日益明顯。
1、健康養老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契機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2.22億人,根據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低齡(60-69歲)老年人口占56.1%,達到1.25億。在全國2.22億老年人中,去除4063萬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3100萬高齡老人,全國至少有1.5億中低齡健康活躍老人。與高齡失能老人不同,健康活躍老人需求更加多層次、多樣化。
從老年人支出結構來看,城鄉老年人消費結構轉型升級已顯現。日常生活支出占56.5%,非經常性支出占17.3%,醫療費支出占12.8%,家庭轉移支出占9.0%,文化活動支出占3.2%,其他支出占1.2%。2014年,城鄉老年人人均消費支出為14764元。以此推算,老年人年度消費市場規模就可達到3.28萬億,其中僅文化活動支出就可達到1048億元,龐大需求市場蓄勢待發。
從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等中央文件及黑龍江、四川、貴州已經出臺的“十三五”規劃文件中可以發現,健康理念融入后的養老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契機。2017年,隨著互聯網在老年人生活領域的滲透和發展,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支出結構還將發生新的變化。這種變化將進一步激發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潛力。
在醞釀老齡產業這一概念之初,中國老齡產業的市場剛性有效需求主要局限在保健、醫藥等少數領域。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在上述領域繼續保持強勁勢頭的同時,老齡用品中的電子、助行、康復、護理器材等市場剛性有效需求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老齡服務中的老年病醫院、老年護理院以及居家服務機構成為老齡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領域,老齡金融中的保險、理財和長期債券等領域也有了積極進展。
這主要歸因于兩個方面,一是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帶來了老齡產業的市場需求,二是包括老年人及其子女在內的居民整體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同時,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也有了實質性的推進,從而使老年人口帶來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地轉化為有效剛性需求。隨著居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實施和金融體制改革進程的加快,考慮到部分人口在60歲之前提前退休,尤其是中青年和壯年人口提前做好養老金融準備的意識增強。
預計到2020年前后將形成巨量中高端老齡產業有效剛性需求。產業的井噴取決于多種因素,但根本因素是中等收入群體的海量增長。據測算,到2025年前后,中國中等收入老年人群將海量增加,將占到全部老年人口的6成以上,預示著中國老齡產業黃金井噴期的歷史性拐點在2025年前后。在此之前,發展老齡產業的全部努力可以視為迎接這一黃金井噴期的準備期。
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的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63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8.3%;高齡(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3.9%,達到3100萬。他們當前的養老服務需求已經凸顯,對養老設施、醫療、護理等一系列養老服務提出更高要求。預計到2026年,隨著上世紀四十和五十年代出生的低齡老人集體邁向高齡階段,我國養老產業界將形成空前的照護壓力。但是從我國老年照護體系的發展現狀來看,還相當薄弱,養老機構維持在以保障基本生活為主,以健康老年人為主,以保障貧困人口為主的傳統格局。
截至2015年底我國358.1萬張養老機構床位中,年末收住老年人214.7萬人,接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僅63.7萬人,占總體收住人數的比例僅為29.7%,說明護理型床位依然不足。同時,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全國僅30萬養老護理人員。
益養老平臺認為,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91號)等文件中有關“將養老資源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傾斜,進一步擴大護理型服務資源”的要求,2017年,我國還將實施有行動力的老年照護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方略,加緊建設以養老護理人員隊伍、養老護理教育培訓、養老護理技術標準、養老護理設施、養老護理政策、養老護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內容的養老照護服務體系,滿足符合老人身心特征的護理需求。
中國的大健康市場是醫療健康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與維護、恢復及增強健康相關的產品及服務。2019年中國大健康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人民幣81310億元。
大健康產業全景圖
大健康即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對生命實施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護,既追求個體生理、身體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各方面健康。
而發展大健康產業的重要前提,就是轉變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即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此,除了應繼續發展以醫療器械為主、以藥品為主的醫療醫藥工業,還應加快發展以保健食品、藥妝、功能性日用品等為主的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疾病康復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五大基本產業群體:醫藥產業、醫療產業、健康養老、健康管理服務、保健品產業。五大產業群體發展情況來看,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主要以醫藥產業和健康養老為主,二者2019年市場規模分別分別占比50.04%和33.04%。
老齡化加重,大健康行業任重道遠
對于整個大健康行業而言,行業的核心驅動力來源于隨著中國人口老年化,醫保支出增加,其次為政策驅動,然后就是行業研發能力不斷增強。其背后的核心邏輯都是經濟的增加,人口老齡化加深導致國家醫保支出增加,從而帶來行業的整體發展。
而根據目前的數據來看,聯合國規定: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7%以上或60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超過10%的屬老年型國家或地區。我國從2000年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從65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變化來看,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自2000年邁入老齡化社會之后,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測算,202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約有1.8億,約占總人口的13%;
2025年“十四五”規劃完成時,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將超過2.1億,占總人口數的約15%;如果以60歲及以上作為劃定老年人口的標準,中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到2050年時將有接近5億老年人。
2010年至2040年將是我國人口老齡化高速增長期,預計到2027年我國老年人總數將超過3億人,2044年將達到4億人。在未來的近半個世紀中,我國老年人口將一直呈迅速增長的發展趨勢。
根據聯合國預測21世紀上半葉,中國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考慮到70年代末,計劃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預計到2040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達到頂峰之后,老齡化進程進入減速期。
人口老齡化加速,長期利好醫藥板塊。從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率來看,老年人的患病率高達64.5%,而且多數疾病療程長,預后差,費用大;從老年人藥品消費比例來臨,老年人的藥品消費占據藥品市場消費的50%以上。因此,老齡化進程的加速勢必帶動藥品的需求量。
醫養結合將成為最大的大健康領域
醫藥產業制藥基礎涉及原材料、中間體與原料藥三大方面。其中,醫藥原材料涉及的產品類型豐富,包括基礎化工材料、動植物材料、藥用輔料及不同類型的包裝材料;原料藥主要包括大宗原料藥、特色原料藥和專利藥原料藥。
醫藥研發與制造是醫藥產業鏈最為核心的環節。其中,醫藥研發主體有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醫藥研發公司;因從狹義上看,醫藥行業僅包括醫藥產品的生產環節,所以本文將醫藥制造細分為生物藥品制造、化學藥品制造、中藥制品制造、獸用藥品制造、基因工程藥物制造及疫苗制造和其它藥品制造。
醫藥流通是連接醫藥制造企業和終端消費者(包括醫院藥房和社會零售藥房)的橋梁,其中醫藥物流的冷鏈物流技術是流通環節較為重要的部分。
養老產業鏈長,涉及行業多,其順利發展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社區、家庭等多方面力量通力合作。近年來,政府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如購買服務、場地支持等加大對相關技術企業以及智能養老產品、服務的支持力度;
同時,通過服務外包等多種方式與服務中介機構、大數據企業、互聯網企業以及相關社會組織、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充分發揮各種養老供給主體的專業優勢,進行協同創新。
養老的服務鏈上游有智能設備、養老平臺、護工培訓、養老金融、家政服務、文化生活等,其中智能設備和養老平臺是最大區別于傳統養老的部分。
政策成為大健康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面臨良好的政策環境。在政府層面,國家重視以人為本,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新醫改方案和“健康中國2030”的健康發展戰略。這一政策可謂將“健康強國”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提高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未來政府醫療健康投入將持續增加。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2013年8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隨后,國務院于2013年9月公布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國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大健康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進行全面部署;
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為推行智慧醫療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2019年7月,國務院頒布《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了三方面共15個專項行動。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規劃綱要》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務。
市場規模有望破十萬億
隨著國家對大健康產業支持、引導政策力度的加大,以及企業的加速布局,近年來,我國大健康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數據顯示,我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由2010年的19308億元上升至2018年67327億元,增長了3.5倍。
2019年我國對于大健康產業政策頻發,不僅明確了健康中國的實施方向和路徑,還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預將健康理念融入所有政策中。
根據Frost Sullivan數據,2019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已經超過8萬億元,達到81310億元。根據2016年10月國家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預計到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值規模有望占到GDP的10%以上,當破十萬億元。2030年達到16萬億元,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國貨大健康品牌占據市場頭部地位
大健康產品領域中,專注于醫療器械領域的魚躍和傳統國藥老字號的同仁堂占據著TOP2位置。
數字技術改變大健康行業
大數據、云存儲及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進步和可及性已從本質上改變提供健康產品及服務的方式。數字大健康市場主要包括在線零售藥房、在線問診、線上消費醫療健康及數字醫療健康基礎設施等。
目前,中國醫療健康行業仍處于數字化初期階段。2019年,中國僅有2.4%的藥品通過院外在線零售藥房分銷。同樣,2019年,就中國門診量而言,在線問診占總咨詢量的6.0%。此外,2019年,中國數字化大健康市場規模為2180億元,大健康市場的數字化比例占中國醫療健康支出總額的3.3%。
2019年在數字化大健康市場中,在線零售藥房和數字化健康基礎設施市場為主要力量,二者的市場規模分別為2180億元和1050億元,占比分別為48.17%和27.98%。
多因素促進數字大健康市場發展
醫療健康市場的改變,為數字化大健康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擴大處方藥外流。處方外流是醫療健康行業的一個重要新趨勢。院外銷售規模逐年增大。2019年中國醫藥市場院外線下銷售和院外線上銷售的規模分別達到4810億元和390億元。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
我國健康產業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中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隨著社會化進程,60歲以上的人口越來越多,為了應對這種情況,2015年國家開放二孩政策,以便應對越來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健康產業主要需求群體是老人和小孩,所以我國健康產業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與經濟的快速開展,社會結構、經濟結構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
人們的健康認識,特別是城鎮居民的健康認識正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健康的消費需求已由簡略、單一的醫療醫治型,向疾病預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進型改變。患者集體、保健集體、健康促進集體、特別健康消費集體和高端健康消費集體逐步形成。預防性醫療效勞及體檢商場的鼓起、健康穩妥及社保的需求、人們對健康保護效勞的需求、醫療商場分解的成果使得健康集體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催生了健康辦理在國內的誕生。
根據用戶健康需求,為用戶量身定制健康管理服務在中國有著非常大的需求和潛力,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把目光投向健康產業,健康產業發展前景可以說是很不錯。當然了開一家與健康產業相關的店鋪需要注意的事項是有很多的,希望各位能夠在健康產業發展行情如此好的情況下,尋求發展。
如果您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歡迎您在文章下方給我留言并關注我!
2022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數字大健康市目前迎來前所未有的增長契機。數字大健康市場作為傳統大健康市場的輔助已獲政府及中國醫療服務用戶廣泛認可。疫數字大健康市場主要包括數字零售藥房、在線診療、在線消費醫療及醫療信息技術基礎設施。中國數字大健康市場規模由2016年1100億元增至2020年307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3%,預計2022年中國數字大健康市場規模將達到6152億元。未來發展趨勢1.數字藥房的滲透率增加數字化趨勢重塑了傳統醫藥零售市場而提供數字大健康產品及服務,使不同類型的數字藥房蓬勃發展,滿足消費者對獲得快速配送、準備妥帖、7x24小時服務、個性化定制且對用戶友好的隱私保護的醫療健康產品及服務的需求。數字藥房主要以兩種商業模式運營,包括電子商務及即時到家數字藥房服務。2.醫務人員及線下醫療機構通過數字化賦能更多醫務人員及線下醫療機構將通過在線渠道及平臺提供醫療健康產品及服務,進一步促使消費者轉向網上產品及服務。3.推進在線慢病與健康管理隨著醫院及醫療機構深入合作,慢病與健康管理在線平臺有望提高治療效率。在線平臺賦能醫生,使醫生能夠接觸到更廣泛的患者基礎,讓彼等能夠有效跟進管理患者,方便與患者溝通。未來發展前景1.政策支持產業發展近年來中國出臺數字大健康行業的利好政策,影響及重塑中國數字大健康市場。在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下,消費者對在線診療和數字零售藥房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而5G網絡等新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可復制的5G智慧醫療新產品的培育。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動醫療數字化。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衛生和福利委員會在2021年8月公布了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名單,涵蓋了在線診療、在線治療和在線醫療管理等多個方向。2.數字醫療服務需求增加近年來,中國活躍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持續增長,同時,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及時間,導致彼等更愿意為方便且專業的數字醫療服務付費。與此同時,中國相對稀缺且分布不均的醫療資源亦需要方便且便捷的醫療服務解決方案,如遠程提供醫療服務。3.技術進步技術進步大大改變大健康行業提供傳統服務的方式。人工智能技術及大數據支持分級診斷系統,而物聯網及5G則在監測、預防、診斷及術后護理方面創新健康管理方法。技術進步正提高中國醫療行業的效率及醫療診斷的準確性,形成新商業模式。
大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大數據、互聯網、消費者參與。
一、利用大數據。提到大健康的大數據,首先有一個前提:沒有一次疾病是偶然的。每一次疾病都有一個病因,比如環境,生活習慣,遺傳……在預防與治療并行的大健康理念中,如果能夠把病因找出來就能活得更好。
看國外的發展趨勢,很多都在從事數據采集工作,收集到用戶的身體健康相關的各種信息,通過辨別,直接可以對健康狀況作出準確度相當高的預測。
二、擁抱互聯網
大數據使大健康行業有了數據支撐,但是這些數據如何著陸,這是每個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移動互聯網使得更多、更廣的數據不斷產生,要享受到大數據帶來的便利,必須擁抱互聯網。
《2013中國醫藥電商數據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網上藥店銷售額為39億元,保持了200%以上較高幅度的增長。
大健康擁抱互聯網的表現主要包括:一是互聯網發展將推動醫藥商企業電商化,重構醫藥零售行業生態;二是醫藥大健康企業銷售渠道向電商拓展。三是傳統藥企自創大健康品牌,自建網絡銷售渠道。
三、是消費者參與
互聯網的互動性要求我們與用戶建立最大的互動,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構想與用戶溝通、服務的全息化界面。如果通過眼睛、耳朵、聲音、觸摸、位置等各方面信息的數據搜集就能辨別出用戶存在的各種疾病問題,再有針對性地推薦產品或服務,那么這種與用戶的直接溝通才是有效且便捷的。
在傳統營銷思維中,用戶購買了產品或服務,營銷過程就結束了。在互聯網思維中,有這樣一個消費者的AISAS模型,既在關注、興趣、渴望、記憶、購買之外,還多了一個分享(share),也就是口碑傳播。
對于醫藥企業來說,影響到KOL,然后讓他們幫自己進行二次傳播才是最理想的傳播狀態。族群化與社區化為二次傳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醫藥產品本身的特點更使得用戶在購買之前善于傾聽他人意見。
作為社交媒體的微信具有微網站和微社區功能,用戶不僅可以在微信上購買產品還可以直接在社區里進行二次傳播。大健康產業有著巨大的商機,但是俗話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沒有找對方向,在大健康這片行業海洋中無法全速前進。
因此,把握大健康行業的發展趨勢才能不偏離行業發展的規律。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能真的可以降低現在的專業知識的門檻,資源與資源之間的門檻,信息與信息的門檻;我們真的能夠進入這樣的時代,這個時代讓我們每一個人和一個智慧系統進行互動,在各種數據和信息的支持下,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真正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
健康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醫藥產業、商業保險及新興的互聯網醫療領域將是一片藍海。
1、健康食品行業中的特殊食品也呈現爆發式增長。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在會上指出,十幾年來,中國嬰幼兒奶粉產業快速發展,逐漸贏得消費者信任。截至目前,中國共有113家符合嬰幼兒奶粉生產資質的企業,1195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獲得批準。
2、隨著消費市場的擴大,健康產業涌現出越來越多的企業,掀起一股并購融資熱潮。
互聯網公司紛紛進入移動醫療健康領域,萬達、萬科、恒大等地產企業也進軍健康產業。
擴展資料:
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問題:
1、保健品的科學基礎仍不夠牢固。
身體出現健康問題的根源、引起的原因及如何解決等涉及到諸多科學技術問題,現代科學并不能給予明確答案,功能學的觀察也不夠充分。
2、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是多元化、多層次的,要滿足市場需求應該是政府和市場共同作用的結果。
過去談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可能更多的是依賴政府行為,但將來還需要市場積極參與,把一切積極有效因素充分調動起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健康產業市場將達到8萬億,潛力巨大有待升級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healthy/32566.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