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編輯 馬嘉悅
市場持續震蕩,但私募卻沒有“撤退”的打算,轉守為攻的機構反而在增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股票主觀多頭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與7月底持平,其中滿倉及加杠桿的私募占比顯著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股票主觀多頭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73%,與7月底持平。從倉位分布來看,截至8月底,倉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為86.3%,23.2%的私募處于滿倉及加杠桿狀態,較7月底上升4.2個百分點,倉位在80%以上(不含滿倉)區間的私募占比也較7月底小幅提升。
在增減倉意愿上,私募變化甚微。據統計,9月有76.4%的基金經理打算維持倉位不變,比上一個月上升10個百分點,5.2%的基金經理打算減倉或大幅減倉,比上一個月下降1.7個百分點。
“現在沒必要大幅度加減倉位,畢竟市場已經處于底部區域,磨底階段最重要的是尋找機會。”滬上一位私募創始人坦言。
編輯采訪獲悉,目前大多數頭部私募對于中國資產相對樂觀。
石鋒資產稱,盡管A股市場仍在底部區間震蕩,但是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經在全球具備很強的吸引力,目前無需過度悲觀。尤其是美聯儲降息預期逐步強化的背景下,我國政策空間或進一步打開,市場有望在悲觀預期扭轉下有所表現。
數據是私募積極尋覓機會的最好證明。
Choice數據顯示,8月共計1276家私募進行了上市公司調研,覆蓋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的726家A股公司,合計調研頻次達9253次。較7月相比,調研頻次增幅接近3倍。
“私募調研頻次顯著增長,原因有二:一是8月為上市公司半年報密集披露期,私募不僅要尋找投資機會,也要對自己所持有的標的進行業績驗證;二是A股在底部區域震蕩徘徊,估值性價比在全球范圍內進一步凸顯,當前正是尋找機會的好時機。”滬上一位私募研究員坦言。
具體到投資機會,私募對醫藥和電子板塊頗為關注。
據統計,8月被調研頻次高于20次的上市公司共計137家。其中,醫藥生物行業公司數量達31家,電子行業企業共計26家,電力設備、機械設備和計算機行業的企業則分別有14家、12家和11家。
另外,機構調研頻次最高的企業為邁瑞醫療,高達135次,水晶光電、華測檢測、瀾起科技和九號公司被調研頻次也均超過100次。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enterprise/50792.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