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編輯 夏子航
“從十多年前起,我們開始探討將納米銀線用于新一代透明導電薄膜和觸摸器件的可行性。如今,納米銀線黃光觸屏線量產意味著納米銀線打通了進入主流觸屏市場的最后一個障礙——光學外觀問題,看著更美觀,也更清晰了。這一新技術與新產品將加速進入主流消費電子市場領域。”8月22日,納美達董事長范江峰向上海證券報編輯表示。
范江峰進一步表示,隨著全球首條納米銀線黃光觸屏線于8月中旬在常德桃源投產,納美達通過鈍化技術、無玻璃蓋板方式已將納米銀線材料成功應用于中小尺寸觸屏領域。
全國平板顯示器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趙英表示:“通過十余年時間,納米銀線從實驗室逐步發展到產業化應用,這類關鍵核心材料的創新非常不易。在光電顯示產業,關鍵核心材料的升級換代往往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從事顯示標準制定,非常直觀地感受到關鍵核心材料對產業進步的影響。”
納米銀線黃光觸屏線量產
納米銀線是什么?它何以成為觸屏產業的一種關鍵新材料?
“納米銀線只有頭發絲千分之一粗細。”納美達總經理劉騰蛟介紹稱,納米銀線是指直徑20至25納米、長度15至20微米的均勻細長銀納米絲。“成膜后極高的空占比,使其具有優異的導電性、高透光率、耐彎折性和低成本等特點,是替代成為觸控透明導電薄膜材料的最佳選擇。”
2003年,劉騰蛟的導師——江鵬教授發表了國內第一篇關于納米銀線的科研論文。2015年,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北京大學的多位博士聯合成立了北京華納高科(即納美達的前身),開始了納米銀線的產業化進程。
“我們完成了從納米銀線合成制備、薄膜涂布到觸控制程的全產業鏈研發,并實現了納米銀線觸控、觸顯器件的激光線量產。通過黃光制程,納米銀線觸屏的光學外觀已經超越了大部分傳統材料與技術,達到了行業一流水準。”范江峰表示。
“納米銀線不怕彎折、敲擊,容易書寫筆觸的同時成本還大幅降低,它無需玻璃蓋板可實現觸顯屏的標品化,將重新定義觸顯屏產業鏈格局,目前已經在工控屏等產品領域實現規模產業化,并有望逐步獲得手機、PAD、筆電等產品領域的認可。”范江峰介紹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原校長周其鳳進一步表示:“納米銀線材料成本相對較低,同時不像傳統觸屏材料必須依靠玻璃蓋板來進行防護,因此,這一新技術可以讓觸屏大幅減重、降低成本,相信它的應用場景會越來越廣。”
“算、顯分離”逐步走進現實
據測算,納米銀線黃光工藝在制程成本上可在現在基礎上降低30%左右;同時,可覆蓋從大尺寸到小尺寸再到極小尺寸(手表)的所有尺寸觸屏,將納米銀線做成無蓋板方案后,相比于同等尺寸規格的傳統結構將減薄80%、減重80%、成本降低30%、觸控靈敏度提高3倍左右。
編輯采訪了解到,目前,在工控屏、隨心屏等產品上,納米銀線相關新材料與新技術進一步降低了觸屏結構設計難度,降低了整機厚度,提高了屏占比,已經迎來了規模產業化。
在趙英看來,納美達通過無玻璃蓋板的納米銀線觸屏技術,提供了一種簡便易行的觸顯屏標品方案,是一個非常好的市場思路。“觸屏新技術,對顯示行業的影響很大。越來越多的顯示屏開始觸顯一體化,也意味著觸屏市場的增長空間還很大。”
“更重要的是,依靠納米銀線觸屏技術,可以通過無線投屏觸摸反控技術實現算力和顯示的分離,衍生出眾多有差異化競爭力的新型觸顯產品。”劉騰蛟認為。
對此,趙英表示,本質上,觸顯屏也是一種人機交互器件。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它是完全可以跟算力分離的。“比如,我們可以用手機作為算力中心,投射到一個觸顯屏上,通過觸顯屏進行操控。通過算力和顯示的分離,可以大大減輕我國對芯片先進制程的依賴,帶來消費電子市場的競爭格局變化。對顯示行業來說,則有望產生投屏本這類超輕超薄、超低成本的觸顯類產品,其數量可能會超越手機的保有量。”
助推光電顯示產業發展
“此前的CRT大頭電視,到2000年后變成液晶平板顯示,再到OLED平板顯示,這些都是新材料為顯示面板形式帶來的顛覆式改變。”趙英表示。
在趙英看來,正是材料創新,為光電顯示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新技術、新產品與新方案,促使我國光電顯示產業在全球爭取到了更多的定價權。
據介紹,歷經多年發展,我國顯示產業規模已持續多年居全球首位,顯示產業總體產值、液晶面板產量產值、顯示面板專利申請量等多項核心指標均位于全球第一。目前,我國光電顯示產業正加速從“跟蹤仿制”升級到“國際引領”。
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新型顯示行業全產業鏈(包括材料、裝備、面板)營業收入為1876億美元,我國占比近50%。其中,顯示面板行業的營業收入為1045億美元,我國占比55%;顯示面板出貨面積2.41億平方米,我國占比近73%。
周其鳳認為,作為一項重大創新技術,納米銀線觸屏技術融入光電顯示產業尚需一段過程。“但我們相信這一過程不會太慢,新技術與新產品將進一步推動消費電子產業發展。”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enterprise/50425.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