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劍指千億級市場
銅復合集流體迎量生產時刻
◎編輯 王玉晴
12月28日,復合集流體龍頭企業金美新材料在重慶岐江舉行了銅復合集流體MC大規模產品登陸儀式。6微米厚的銅復合集流體產品已大規模生產。該產品繼續獲得下游客戶訂單,并將于2024年開始大規模供應。
據了解,復合集流體具有提高電池安全、降低成本、提高能量密度等多種優點。它是鋰電池行業重要的創新材料之一,市場空間預計將超過1000億元。當鋰電池行業的大部分技術基本成熟,陷入“內部卷”價格戰時,創新技術創新備受關注。儀式吸引了許多研究機構、投資者和行業人士,表明外界對復合集流體的高度關注。
雖然千億級市場的曙光已經到來,但有一個重要的話題拋給了行業公司,那就是如何避免這個行業再次陷入鋰電池行業的不良競爭。金美新材料董事長臧世偉在接受《上海證券報》編輯采訪時表示,在這個行業,核心技術不僅可以通過資本“粉碎”。要贏得創新企業,積累和核心能力是關鍵。金美新材料本身將通過率先批量生產、持續供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式保持先發優勢,以知識產權為護身“武器”,實現長期發展。
在位于重慶岐江的金美新材料廠,編輯看到一卷銅復合集流體已經離線。這種只有6微米厚的集流體是“三明治”結構,中間是一層聚合物材料(PP)兩側鍍有金屬銅的基膜。
據現場生產負責人介紹,公司MC產品綜合生產率已達80%以上,單條生產線滿產能已達300萬平方米/月。目前,產能攀升正在加快。
藏世偉說:“金美新材料已發展成為業內唯一一家同時批量生產銅復合集流體MC和鋁復合集流體MA的復合集流體供應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裝載應用經驗。”。
2020年,金美新材料在當時的昆山工廠實現了100萬平方米的中小批量MC生產。臧世偉介紹,與當時相比,大規模生產在產品表觀缺陷、延伸率、長度、良率等核心指標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拋光的大規模生產路線具有成本優勢。預計到2024年下半年,產品大規模生產后,成本將明顯低于傳統銅箔。
金美新材料除重慶岐江產能1億平方米外,還宣布將于2023年在四川宜賓建設12億平方米的新型多功能復合集流體材料生產基地。據公司介紹,預計生產基地將于2024年第一季度開始建設,2024年下半年開始大規模生產攀升。
許多上市公司處于送樣和驗證階段
目前,金美新材料的產業化進程是復合集流體行業的第一梯隊。臧世偉表示,公司未來階段的主題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包括設備深度研發和技術深度調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在a股市場,布局這個行業的上市公司基本處于送樣驗證初期,很多公司表示期待2024年初步投產。
例如,英聯計劃建設100條銅復合集流體和10條鋁復合集流體生產線。目前,公司已建成4條銅復合集流體生產線,產品正處于送樣階段。諾德,一家傳統銅箔企業,也積極參與這一新技術,計劃投資25億元建設復合集流體產業園項目,一期建設6條生產線,計劃在2024年6月前至少投產一條生產線。諾德股份本月表示,一期項目預計將于2024年3月開始裝機調試投產。
雖然行業產業化進展迅速,但回顧2023年,復合集流體概念股波動較大,各種虛實未知的“小作文”屢屢出現。金美新材料作為一家從研發到量產的公司,對行業“虛實”有什么看法?
臧世偉表示,自2015年以來,該公司一直與大型電池客戶合作開發復合集流體產品。當時,該公司認為該產品很容易生產,但在八年的研發和數次量產經驗中發現,復合集流體的生產非常困難。特別是實現量產這一步,可能占整個開發難度的90%以上。通過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公司積極形成了600多項相關專利。臧世偉說,要克服技術困難,不能靠堆砌資本來實現,而必須靠真正的研發投入。產品成立后,借助資本大規模擴產才是正道。
展望2024年的發展,臧世偉表示,金美新材料將借此機會繼續加大投入,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和管理改進,同時全力控制成本。作為一家創新型企業,我們應該以實際成就贏得鋰電池行業的地位。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enterprise/34556.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