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600多年前黃公望筆下的《富春山居圖》將富春江畔的江南氤氳生動勾勒,這幅畫作也被譽為“畫中之蘭亭”。
如今,在富春江支流胥溪轉角處,杭州富春方外緩慢生長,透著《富春山居圖》的留白與蓬勃,被用戶稱為“隱世之所”。
若要推選一間最懂“東方美”的酒店,富春方外或許無出其右。
一方面縱然是富春山水之間取之無窮的典雅與意境,另一方面也因為方外“禮士”獨特的留白服務。但最引人入勝的“美”,恰恰是方外從品牌內涵到建筑、運營上的達觀與省思。
方寸之間,世俗之外。
這是方外的slogan,也是其魅力最精準的詮釋。入得這一方小世界,世間一切便與你無關,自此你眼中即是山水,無思、無為、寂然不動。如同獨自駕著一葉扁舟在江上漂浮,身心皆遠。
一、方外之美,長于“無用”的縫隙中
當被問及方外最大的體驗時,負責人答曰“發呆”。
“你不要以為發呆很容易,很多人是很難進入到發呆的狀態的。”
被欲望攪得暈頭轉向的人,難以擁有真正的閑情。只有心有余裕的人,才能容得下美,能發現“無用之用”。在中國古典美學里,美,就生長于“無用”的縫隙中。
方外背靠烏龍山,原址為富春林場,負離子含量在2600個/cm3以上。在四月的蒼煙綠雨間,不用刻意選擇打坐或冥想的形式,只需“倚著”,在床邊看著窗外的水霧、遠山和森林,再深吸一口空氣的味道,在這方寸之間,做一日閑人。
這里的“閑”,并不單指物理上的狀態,更是一種從容的心態,一種經過選擇后的自足。正如中國古典哲學所傳遞的思考:在認清生命的有限后,體驗而不是占有生活。
到了深秋,方外又有不一樣的味道。水杉樹下零散的雞爪楓還沒來得及轉色,半山的銀杏卻燦爛的金黃,就連竹子也參與了協奏,秋日45 度的斜陽透過縱橫交錯卻不再嚴密的枝干花葉,熠熠閃光。
落座戶外,喝一點小酒,抿一口桂花蜜,望一眼遠方的山水,在秋季不怎么明媚的陽光里,嗅到完整的秋天。
方外的名字來源于《楚辭.遠游》:“覽方外之荒忽兮,馳於方外,休乎宇內。”此中“方外”皆世俗之外,仙境之意,乃生活之桃花源。
以此為名,除象征酒店位處世俗之外的山水仙境,更寓意于此:感受天地造化、舒展自我精神、領略自然哲理,如自然山水一樣,雖立處于世,但寬闊豁達,無世俗之雜擾。
“方外一直倡導一種無為的體驗,其實就是告訴客人,你到這里來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體驗。”
二、禮士之美,把選擇權留給客人
中國文人畫有一個術語叫“留白”,不去做無必要的填充,本身就是一種審美。方外的東方美也體現在“禮士”的待人接物中。
禮士是方外服務文化的代言人,他們熱愛山水,也熱情好客,為方外遠到而來的客人,提供“自然而然”的服務,這種服務有分寸有禮節,在合適的時間出現,不做過多的打擾。
約定禮是與客人一起培養的契約習慣;獨處禮是為客人提供各種各樣場景下“一人時”的準備,啟晨禮是開啟客人美好一天的晨清氣爽,相見禮是打破陌生人之間隔閡的有效工具,再見禮是讓客人與方外有更長遠聯系的紐帶。
管家服務是方外禮士的本職,除了進退有度地待人接物,還看得見角落里的灰塵和轉瞬即逝的余暉,未必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卻也明白山水風土的予和求。
“把空間留給客人,把選擇權留給客人,這是留白。”
方外禮士讓帶有東方色彩的留白式服務有了具象的表達,也讓度假有了東方美感的留白選項。
三、建筑之美,大隱于市的山水畫卷
方外的“Arrival moment”是有設計過的。
在富春江上緩緩行駛一刻鐘,站在甲板上看著眼前兩岸青山相對出,展卷富春山居圖,微風拂過,樹叢林間,天長地久,仿佛時間靜止,物我兩忘。就這樣,方外一環一環將從喧囂塵世而來的客人引入東方理想的度假狀態,從而收獲一段記憶深刻的留白度假時光。
方外的建筑同樣遵循東方式的留白意蘊。
它是向內的,身在富春江上,江景似乎是最大的賣點,但方外的房間卻看不到富春江。她更像是江南人的靈犀地,洋灑在一江綠水之旁,留白內秀。
在奢華品牌林立的江浙酒店圈,方外有些特立獨行,大多數國際品牌酒店喜歡用國際級設計師,打造空前的設計氛圍。但方外堅持中國美院的青年設計師陳夏未,在江畔邊打造一處秘境。
大堂地勢高于碼頭,碼頭外是時常掩隱在云霧中的渡口和山頭。建筑師就在大廳之外設計了一片無邊水池,視覺消失點正好連接著江面,視線無限延伸的同時,心也變得更包容豁達,隱修之境又進一級。
在竹林間設置曲折的道路,建筑空間從入口、內庭院、巷道,層層遞進,最后到建筑內部,營造出“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意境。
酒店茶室“茶覺”臨水而建,與湖心亭相對,聽雨觀嵐,四季中品茗。有三四間房間共處一座庭院,但又互不打擾,而每間房間內又獨立擁有一座庭院,喝茶打坐,都可實現。
這是一種新的自然主義,以中式留白余地無限延伸人與自然關系空間的美學體系,互相不打擾、不侵犯、充滿善意依著山水植蓄去衍生一方風土文化。
一如道家推崇的“無為”。 無為是不干擾、不刻意,是順自然而為,是道法自然。投射到建筑物上,便是在山林間飲水借氣。
方外依山就勢,聚合天地,深藏自然,大隱于世。從外圍的堤岸上看,猶如一幅展開的山水畫卷,呈現出特有的靜謐和安詳。
四、 方外的緣起:重拾“東方哲思”
2015年,一群人在富春江轉角處發現了一片靜謐山水。2020年,杭州富春方外第一次揭開神秘面紗。從選址到開業,富春方外用了5年,為何耗時這么久?
一是場地。方外位于建德市富春江畔的溪西畈,溪山深遠,綠野林間,從碼頭出發,在江面上泛舟約15分鐘,方能抵達。
“從建造便利性來講,并非合適的開發地塊。我們當時專門租了3艘貨船運輸建筑材料,從電源到天然氣,所有基礎設施都需要酒店從零開始搭建。建設時,又因為漫長的雨季而經常停工。”回憶起籌建時的困難,方外負責人始終雙眉緊蹙。
二是品牌。原有品牌梯隊中并沒有合適溪西畈地塊的品牌,需創建一個全新品牌。
但品牌創建,談何容易?品牌創始人認為中國也應該有一套基于東方哲思的酒店服務之道,進而實現中國人獨特精神世界的體驗。如果無法從自己的文化傳統中得到美的撫慰,那就好像無根的人,只能在自己的語言和文明中流浪。
于是,團隊花了整整一年向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教授探討交流,溪西畈地塊的打造,才終于有了眉目。
三是開業。方外計劃2020年初開業,剛好遇上疫情,如何宣傳酒店開業成為一大難題。這時,團隊回歸創建方外的初心,如何打造屬于中國人的酒店?“那么,就選擇低調的宣傳策略,不對外進行廣泛宣傳,引發外界好奇心,從而保持酒店的神秘感。”
經過三年運營,方外一炮而紅。一如奢侈品從不迎合消費者,不在乎消費者喜歡什么,而是主導消費者的選擇,引領潮流趨勢。方外,亦然如此。
五、結語
離開方外已有數日,始終記得這么一個故事。
方外有一位來自上海的客人,他三番進山探秋,不為別的,只為每日午后靜躺在茶室臨湖的竹椅上,看著對面山坡上的樹林點點被染紅,茶室的小道士總想問個究竟,客人卻笑著只說了一句:
“想看。”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travel/21874.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