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因不實信息傳播引發的昆明城投風波連日來持續發酵,再度觸動市場對我國地方城投債務風險的敏感神經。風險多大?如何化債?這既是市場討論焦點,也是擺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大挑戰。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當前的地方城投債務風險有所加劇但也不應過度悲觀。化解地方城投債務風險,考驗著地方政府能否找到合適化債路徑的施策智慧。這需要通過適當的政策支持,推動地方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
地方城投債無一實質性違約
過去一年,昆明市級城投債就因融資情況走弱、凈融資額較上年明顯下滑受到關注。Wind數據顯示,2022年,昆明市城建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昆明城投”)資產負債率已達59.23%。截至一季度末,昆明城投總資產732.87億元,負債合計430.20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8.7%。
中誠信國際曾在去年9月發文指出,昆明市級城投的債務總量雖不及省級,因轉型失敗和過度超前投資形成的低效資產也較少,但近年來圍繞土地和城市基建展業形成的資產質量同樣不佳,土地出讓的持續下行削弱了市級國資可協調的償債資源,加之市級城投債到期壓力預期上升,外界對昆明市級城投信用風險的隱憂隨之增加。
近年來,地方財政收入端受疫情、房地產市場轉冷等影響,多地財政收支緊平衡態勢加劇,地方政府對城投公司資金償付能力隨之下滑,地方城投公司的債務壓力也與日俱增。據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統計,2022年,僅陜西、新疆、青海、內蒙古和山西城投債務率(按一般預算財力口徑)相較上年下降,其余省份債務率均明顯提升。
“城投公司以不盈利或微利的功能性業務為主,盈利能力弱,疊加財政收入承壓以及部分區域融資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城投公司的盈利對利息保障程度長期處于較低水平,且逐年弱化。”中誠信國際副總裁李玉平在中誠信國際-穆迪2023年中信用風險展望研討會上表示。
雖然地方政府償債能力弱化,城投再融資能力下降,城投非標違約及商票逾期事件也在不斷發生,但截至目前,我國尚未出現城投債券的實質性違約。
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對記者表示,目前投資者對城投債存有的各種疑慮,早在2011年的“城投債風波”時即被市場廣泛討論,此后每當城投主體遇到困難時都會被反復關注。“市場中的潛在風險被一次次地妥善化解,時間完美地回應了一系列問題。”
融資平臺
仍有盈利空間
今年以來,財政部高度重視地方融資平臺公司治理工作,多次重申將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舉債行為,加強對融資平臺公司的綜合治理,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與此同時,各地方政府也在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化解債務風險。
結合各地實踐看,化解城投債務風險的途徑可大致分為六種,分別是借助財政資金撥款,通過政府債券置換,協調金融機構再融資,處置經營資產,設立新的救助基金,提前贖回債券。不論采用何種方式,專家都一致強調,化解城投債務風險需要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當地國企的多方支持。
廣發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劉郁指出,這些化債路徑的實質是減輕城投短期的借新還舊壓力,讓債務更加容易滾續,以換取未來時間里,當地經濟基本面出現改善、融資環境實質性修復的空間。
從長遠角度看,治理好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關鍵仍是推進融資平臺市場化分類轉型,厘清政府和企業的責權利邊界,使融資平臺轉型為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營的地方國有企業。
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譚志國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的步伐將會進一步加快,通過轉型發展,將融資平臺打造成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的市場化綜合性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將顯著提振市場對城投行業的信心。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系教授郭玉清向記者指出,推進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分類轉型的關鍵,是使融資平臺從“輸血”生存變為“造血”發展,通過市場化經營提升融資平臺企業績效。在轉型過程中需要協同推進兩項工作:一是完善融資平臺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二是財政金融部門加強協調,對融資平臺轉型過程中產生的負債,財政部門要統籌資源予以防范,金融機構也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避免觸發次生風險。
“我國城市化進程仍在繼續,只要找準收益點,轉型后融資平臺仍然有較大盈利空間。”郭玉清表示,在推進轉型過程中,財政和金融政策要給予一定支持,同時要下定決心推進轉型,在競爭中謀發展,在挑戰中謀生存。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sh/16533.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