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近日,國創高新宣布,計劃以1860.59萬元的價格將房地產中介服務業務相關子公司深圳云芳100%股權轉讓給關聯方企業。2017年,國創高新以38億元巨資收購深圳云房;六年后的今天,深圳云房的“價值”不到原來的1/200。受深圳云房經營狀況持續惡化的影響,上市公司近三年凈利潤持續為負。交易完成后,深圳云房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上市公司將剝離持續虧損的房地產中介服務業務,重點關注主營新材料業務
◎記者 張良
無法忍受行業調整帶來的痛苦,國創高新決定與房地產中介業務劃清界限。
近日,國創高新宣布,公司計劃以1860.59萬元的價格將房地產中介服務業務相關子公司深圳市云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云芳”)100%股權轉讓給關聯方湖北國創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和湖北國創楚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關聯交易完成后,深圳云房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上市公司將剝離持續虧損的房地產中介服務業務,重點關注主營業務的新材料業務。
公司表示,近年來,受行業周期和市場預期變化等因素影響,深圳云房經營狀況惡化,持續虧損。受深圳云房影響,公司近三年凈利潤持續為負。深圳云房100%股權的出售是公司優化資產結構的重要一步,有利于降低公司持續虧損的風險,盡快扭轉不利局面。
2017年,國創高新以38億元巨資收購深圳云房;六年后的今天,深圳云房的“價值”不到原來的1/200。
2015年和2016年,國內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房地產中介機構也迎來了一波證券化高潮,許多上市公司對房地產中介服務業務感興趣。除了國家創新高科技外,還有明牌珠寶和昆百大A。
以明牌珠寶為例,2015年,明牌珠寶投資7億元收購蘇州好屋25%的股權,并試圖在珠寶銷售之外開展房地產電子商務業務。根據業績承諾,蘇州好房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8億元、2.5億元和3.2億元。然而,事實與當時的承諾相去甚遠。2016年至2018年,蘇州好屋實際凈利潤僅為1.31億元、1.45億元和1.88億元。因此,明牌珠寶在2020年計提了3.04億元的股權投資減值準備。2021年,蘇州好屋凈利潤虧損進一步擴大至3.19億元。
雖然蘇州的好房子拖累了公司的業績,但明牌珠寶仍對房地產中介服務業務持樂觀態度。2022年4月,明牌珠寶宣布計劃投資成立上海智鯨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展房地產銷售經紀業務,總資金不超過3億元。
我愛我家“委身”昆百大A,被視為“蛇吞象”交易。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調整,我愛我的家人也經歷了痛苦。財務報告顯示,我愛我家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16.73億元,凈利潤虧損3.06億元。2022年,受多種因素影響,我愛我家主要落地城市的交易經紀業務市場總成交量約58萬套,同比下降32%以上。我愛我的家人說,我們將迅速調整戰略,完成特許經營收縮,加快重點業務區域數字能力建設的部署和生產,積極發揮多業務協調互補的作用,努力平衡市場波動對運營的影響。
“今年,許多房地產上市公司可能面臨退市風險。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如果他們有房地產相關業務,他們很可能會采取一些剝離行動。上海中原房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今年可能是房地產行業面臨洗牌的時間窗口。從整個市場來看,交易量下降,房地產中介的業務量和規模也會受到擠壓。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一些規模小、特色鮮明的房地產中介在經營上會面臨很大的壓力。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玉佳告訴記者,2015年和2016年,房地產中介行業正在尋求在線和離線整合。因此,只要當時觸及互聯網的概念,就會給上市公司的估值和融資帶來極大的便利。近兩年來,開發商的新房項目對大渠道商的依賴度降低,整體市場交易量下降。政府有關部門也出臺了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整頓房地產經紀行業秩序的政策,迫切需要房地產中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李玉佳認為,目前的房地產中介行業也必須向新模式轉型,真正開始關注“人的需求和家庭的需求”。要像物業服務一樣,人的服務是核心,必須順應需求的變化。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qh/15605.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