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為推進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民生銀行上海分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監管機構要求,持續推動法治建設工作突出“全、實、嚴、深、新”,向縱深化、常態化發展,為業務發展和風險防控提供法律保障。
首先,制度“全”。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下,建章立制,突出“全”,為業務開展定規矩,促分行發展成方圓。分行堅持黨委對依法治行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通過黨委會、行辦會、經營工作會議等形式,審議、制定依法治行工作制度,研究、部署年度法治建設工作,強化紀委對法治建設工作的監督,構建分行特色法治管理制度體系,確立年度法治重點工作清單,完善業務制度合法化建設,覆蓋數據與信息安全、金融消費者保護、理財產品銷售等多項業務,妥善落實外規內化工作要求。“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通過全面、科學的制度體系,夯基固本,建立分行法治健全的良好局面,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書寫好“五篇大文章”。
第二,服務“實”。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圍繞“五篇大文章”,多措并舉持續推進法律風險管理與服務,突出“實”。一是運用法律保障重點業務發展取得有效進展,從產品結構搭建、合同文本制定、業務操作指導提供全流程的法律服務:開發“民生知識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特色產品,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有效模式;立足核心企業上下游供應商融資模式,落地上海地區首筆碳排放額質押國內信用證業務,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深耕上海特色客群拓展小微批量獲客業務,積極推動政府擔保基金產品落地,加大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大力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指引提升金融適老化服務水平,支持銀發經濟發展;推動開展信融e、應收e等線上融資業務,落實數據傳輸、客戶信息保護等數字金融業務法律風險管理標準,促進多業務場景數字化滲透。二是落地法律標準與指引堵截業務法律風險,從客戶準入、業務交易、業務擔保和業務風險處置四個維度、七十二項基本規范明確開展業務的基本法律標準,提升一道防線的風險敏感度,研究新法新規、司法機關裁判動向、監管政策推動等對業務的影響,分析各金融業務領域內面臨的法律風險,分層分類發布法律指引,為業務合法合規、平穩有序開展提出前瞻性的法律建議。
第三,管控“嚴”。民生銀行上海分行貫徹“五大監管”要求,從客戶、產品、操作、員工管理角度滲透落實法律規定,嚴控業務中的法律風險,突出“嚴”。一是嚴格展業標準,設置各項業務的客戶準入標準,將客戶合法性前置審查融入授信業務、賬戶結算業務的盡職調查,并為產品、業務操作設置法律風險控制標準,擰緊業務風險的“安全閥”。二是嚴格員工管理,以網格化管理布局為依托,加強員工日常行為管理,并借助小微人員行為管理、不法貸款中介整治等專項活動,夯實員工行為管理基礎和強化不當行為的高壓態勢。三是嚴格后督制約,以制度規約為基礎對各類重點業務開展法律風險評估與業務檢查,密切追蹤司法審判趨勢和法律政策形勢、嵌入監管關注的重點領域,陸續開展覆蓋公司、零售等各業務領域的法律風險評估與檢查,進一步防范業務法律風險。
第四,普法“深”。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始終踐行金融機構普法的社會責任,持續推動落實“八五”普法規劃,提升全民法治意識與能力,突出“深”。對內方面,堅持以全面覆蓋為原則、分類施教為方式,通過“黨委班子帶頭學、全員上下深入學、專業崗位精準學”,豐富普法層次。在黨委班子帶領下,全行掀起學法活動熱潮,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掌握民法典、公司法等新法新規要義,強化“關鍵少數”的法治思維,提升運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分行積極參與同業公會、監管部門開展的各類法治課題研究、意見征集,建言獻策,傳導民生法治聲音,樹立良好形象。對外方面,始終以提升社會大眾的法治素養為己任,強化金融消費者法治宣教,利用多種渠道對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掃黑除惡宣傳、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多領域進行普法,通過分行行長帶頭“高管說消保”,制作反詐微電影、微信宣傳長文、邀請公安民警做客民生直播間訪談以及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現場宣傳等形式,將線上線下宣傳模式相結合,全面覆蓋各年齡層金融消費者,有效提升社會大眾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用法意識和金融風險防控意識。
第五,方式“新”。民生銀行上海分行順應數字化金融時代浪潮,聚焦金融業數字化轉型,創新法治建設工作思路,優化法律風險管理工具,突出“新”。分行打造“滬法e線”法治管理智慧平臺,實現服務業務一線與助力法治管理兩項目標,通過平臺12項主體功能,拓展法律服務獲取便利性,勾畫法律知識和法律風險全貌,延伸全流程法律風險管控鏈條,提升法治管理質效。該平臺將分行法治建設工作的“全”“實”“嚴”“深”集中體現,成為痕跡化管理的顯性抓手,援以精細化管理手段,進一步夯實分行在新發展格局下安全、穩步、高效經營的展業基礎。
心之所向,一葦以航。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將全面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踐行“合規經營就是核心競爭力”理念,以法治與監管要求為工作標準,貫徹法治建設核心引領,全面提升全行依法經營管理能力,講好民生法治故事,傳播民生法治聲音、彰顯民生法治建設新成效。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news/44054.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