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本報訊記者龔夢澤
從年初新能源汽車局部性“減價潮”,到3月份汽柴油和新能源汽車團體大戰,4月份汽車市場市場競爭激烈、取代加快。繼天際汽車4月1日傳出停產停業申明后,又一家新能源車企深陷運營窘境。
4月10日,愛馳汽車人事部公布《關于三月工資延遲發放的通知》,稱“因客觀因素”迫不得已作出這個選擇,但是也會正常的交納職工3月份社保和公積金。
《證券日報》新聞記者第一時間向愛馳汽車層面證實,所得到的回應為:“工資延遲派發,但企業運營正常的”。而據貼近愛馳汽車層面人士透露,企業已于去年年末終止招騁,而且中止付款全部經銷商錢款?!氨M管現在薪水仍在正常的派發,2月份還頒發了上一年的年終獎金,但我也不知道這種局面會持續多久?!?/p>
有汽車企業外患慢慢退出銷售市場,也是有新玩家欲進入分羹。此前,深圳貨拉拉科技公司產生公司變更,業務范圍新增加智能車載設備生產,58速運跨界營銷造成傳言“靴子落地”。
愛馳汽車延遲時間發工資
數據顯示,愛馳汽車創立于2017年2月份,由曾經在新款奔馳、奧迪車、volvo出任公司高管付強開創。公司位于上饒工廠年產能為15萬臺。做為比較早一批完成批量生產交付新能源車企之一,愛馳汽車經營狀況自始至終不冷不熱。這就導致其雖是蔚來和威馬汽車的“同期生”,但企業在產品口碑、銷售額方面與后面一種天差地別。
資料顯示,愛馳汽車自2019年12月份第一款跨界車——愛馳U5上市后,銷售量主要表現蕭條。它在2020年的全年度銷售量僅是2600輛;2021年為3011輛。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2月,愛馳汽車的銷售量分別是29輛和26輛,累計銷量乃至不夠三位數。
這般銷售額當然沒法支撐點一家車企的正常運作。鑒于此,自愛馳汽車創辦以來,經濟壓力自始至終常懸頭上。天眼網APP表明,愛馳汽車創辦以來依次經歷過8輪融資。近期一輪即2022年1月份C輪數億美元的股權融資,來源于陳炫霖以及所具有的東柏集團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陳炫霖已經多次參加愛馳汽車股權融資。
而愛馳汽車管理團隊也在新一輪融資時進行調整。高管“換肝”以后,愛馳汽車試圖用借殼減輕資金短缺窘境。
2022年9月份,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教育培訓公司中華會展公告顯示,已經與愛馳汽車的運營方達到沒有約束的合作意愿,回收愛馳汽車全部發售在外面的股份。依據意向協議書的擬議條文,此次收購對愛馳全部股份市場估值總額為50億美金至60億美元。這就意味著,回收結束后,愛馳汽車將采取反方向借殼上市的形式在美股上市。
但是,2022年11月份,上海市北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北廣投私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公布的一份公告稱,“因陳炫霖因個人原因,引起投資人運營管理發生可變性,部分產品本錢、貸款利息未按期兌現”?;旧贤粫r間,陳炫霖辭去了愛馳汽車法人代表、老總。一系列利空消息推動下,不但公司運營窘境沒有得到改變,借殼之途也無音訊。
退場與進入同步進行
回首過去,自2014年逐漸,伴隨新能源車市場的高速發展,自主品牌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最高點時曾做到300好幾家。在其中不但有蔚來汽車、曉亮、理想化等新能源車企,也有拍馬趕到傳統品牌與很多跨界營銷而成的家用電器品牌和互聯網公司。但是,水之夢,大部分知名品牌中途夭亡。
在今年的4月份,繼天際汽車公布停產停業消息后,寶能汽車被爆出好幾處財產遭處理、自游家車輛也剛公布停服?,F如今,愛馳汽車又因為薪水緩發進到淘汰賽制候選名冊。
業界廣泛認為,愛馳汽車的疲憊境遇是時下眾多中小型新能源車企的一個縮影。在市場競爭激烈、成本費難降、股權融資趨于緊張等諸多工作壓力籠罩著下,以上企業持續發展狀況不容樂觀,大轉變加重成為行業的共識。
但另一方面,進到2023年依然存在“新欣”陣營在積極主動進入。天眼網APP表明,4月4日深圳貨拉拉科技公司產生公司變更,業務范圍新增加智能車載設備生產;智能車載設備銷售;新能源車整車銷售;汽車零部件五金交電生產制造;新能源車電配件市場銷售。
在今年的3月28日,58速運向香港交易所遞表,申請辦理在香港股市電腦主板上市,上市主體名稱是“啦啦高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招股書中宣布提到了造成新項目:“企業正運用從目前車子租賃服務項目運營所取得的經驗及專業技能拓展商機,如電動商用車產品研發。”
做為家電業跨界營銷造車的意味著,此前,創維集團、創維汽車創辦人黃宏生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在我國新能源車經營規模維持提高的前提下,市場集中度必定會更高?!皩π履茉窜嚻髞碇v,或許只有2年左右潛伏期了。汽車企業若想平穩進到下一個跑道,年銷30萬億元經營規模是門坎,也必須打造品牌理念?!?/p>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news/2827.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