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本報訊記者楊潔
伴隨著債券市場穩定性和轉暖,理財市場也不斷轉暖。在今年的3月份,全市場投資理財產品興新總數環比上升,理財產品凈值不斷修補。
依據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在今年的3月份,全市場共新發2855款投資理財產品,環比增加491款。在其中,296款為敞開式商品,其均值業績基準為3.73%;2559款為密閉式商品,其均值業績基準為3.69%,敞開式及密閉式商品均值業績基準同比各自下挫0.30%、0.09%。3月份,理財公司興新1082款投資理財產品,環比增加247款,占全銷售市場投資理財產品投放量的37.90%。
“2022年年底,銀行理財產品親身經歷極強‘贖出潮’,為吸引顧客、控住經營規模,好幾家理財公司逐漸關鍵推薦攤余成本法、混和估值方法商品,迎合了一部分投資人的投資理財要求。”普益標準研究者李艷表明,現階段理財產品凈值平穩增漲,基金凈值減倉危害逐漸消散。
從今年一季度來說,理財市場商品發行數量持續提高,破凈率持續走低,總體長期投資水平高。融360數據科技研究院投資分析師劉銀平覺得,這完全取決于穩定且向好的股債銷售市場。
冠苕資詢創辦人周毅欽對《證券日報》記者說,最近理財市場的轉暖和四方面有一定關系:
一是底層資產債券和股票最近銷售狀況相對穩定,理財收益趨向光滑化。二是原先的破凈商品通過3個至4個月的利息費用累計,許多早已再次浮起“河面”,投資人的自信心進一步回暖。三是經歷過2022年末贖出困境后,理財產品近期主要表現總體非常好,讓許多場內外猶豫的投資人從頭開始購買理財。四是最近和投資理財產品有一定利益關系的儲蓄、商業保險產品發生回報率下滑趨勢。
3月份理財產品到期量有所上升,均值兌現回報率回暖。普益標準資料顯示,2023年3月份,全市場一共有4844款理財產品到期,環比增加524款。在其中,部分是銀行或理財公司積極提前結束的商品。
在李艷看起來,凈值化轉型發展后,一部分投資理財產品提早“離場”是正常現象。伴隨著理財市場總體轉暖,均值兌現回報率逐漸回暖,預估投資理財產品提早“離場”的不良影響十分有限且無法不斷。
就在今年的理財市場總體發展趨勢,劉銀平覺得,將來理財收益率會不會不斷回暖并不是明確,理財市場起伏很有可能形成常態。
針對理財公司投資策略趨向穩定的狀況,劉銀平覺得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配置權益類資產層面更加謹慎;二是混和估值方法已經成為密閉式商品的主力估值方法,致力于為投資者提供平穩的盈利。投資人購買理財要重點評定商品風險狀況,包含安全風險、投資類型、投資目標、歷史凈值等狀況。
周毅欽表明,理財產品規模穩中有進的前提是基金凈值穩中有進。但是得再次回到原先的經營規模高些,和基金凈值減倉占比密切相關。基金凈值減倉越多,經營規模回暖所耗費時間越長。因此依據這輪理財產品規模的贖出狀況,預估最少要等2023年6、7月份后,大部分才可以慢慢上升到原先的歷史時間水準。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news/2819.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