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本報訊記者周尚伃
伴隨年度報告的公布,上市券商各種子公司業績也陸續露出水面。上年,在這個市場銷售業績廣泛承受壓力的趨勢下,有二成上市券商分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加。在其中,4家上市券商控股子公司實現凈利潤均超10億人民幣。國金證券、廣發證券集團旗下國際性分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加;中金證券、國元證券等4家證券公司集團旗下另類投資分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加。
34家證券公司控股子公司
純利潤均超1億美元
針對上市券商而言,母公司的穩健發展對整個銷售業績也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而子公司發展趨勢乃是業務流程取得突破的重要一環。據《證券日報》新聞記者統計數據顯示(僅統計分析控股子公司,去除資產管理、投資銀行分公司),2022年,上市券商全資子公司銷售業績兩極化,近20%的分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加,34家分公司純利潤均超1億美元,也有30家分公司純利潤虧損。
具體而言,一共有4家上市券商控股子公司2022年的純利潤均超10億人民幣。在其中,中金證券集團旗下中金國際以30.98萬港元(約27.6億人民幣)的純利潤位列第一;國金證券集團旗下華泰國際實現凈利潤19.68萬港元(約17.5億人民幣),位居第二;國泰君安集團旗下的華泰自主創新以16.6億的純利潤位居第三。廣發證券集團旗下中信證券投資位居第四,實現凈利潤11.83億人民幣。以上4家分公司中,前兩位均是國際性分公司,后二位均是另類投資分公司。
伴隨著全面注冊制的實施,上市券商預計在“投資銀行+項目投資”聯動的模式中開啟業務鏈收益室內空間,另類投資分公司慢慢獲得重視。2022年,除華泰自主創新、中信證券投資的純利潤均超10億人民幣外,中金公司集團旗下中金浦成實現凈利潤7.97億人民幣,同比增加10.35%。國元證券集團旗下國元自主創新實現凈利潤3億人民幣,同比增加115.07%。除此之外,中國銀河集團旗下星空源匯實現凈利潤2.61億人民幣,同比增加9.66%;華林證券集團旗下華林自主創新實現凈利潤1.26億人民幣,同比增加2.8%。但是,也是有好幾家上市券商集團旗下另類投資分公司虧損,在其中有兩家分公司虧本超1.4億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國元自主創新從眾多上市券商分公司中突圍。2022年,應對錯綜復雜的市場情況,國元自主創新采取相應應對策略,在至公穩定、積極主動轉型的工作基調下,平穩進行各項任務。截止到2022年12月底,國元自主創新總計新增加項目投資8.28億人民幣,總共39個重點。在其中,金融理財產品新增加項目投資約4.65億人民幣,均為自覺性項目投資配備;新增加股份類項目19單,總共3.63億人民幣,存續期投資總規模為32.2億人民幣。
離岸業務主要表現分裂
倆家頭部券商表現優異
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下,倆家頭部券商彰顯了很強的業務流程整體實力。2022年,國金證券國際性經營收入占總收入比率超出20%,創下歷史新高。在其中,國金證券香港分公司根據高效的跨境電商連動,憑著服務平臺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完成了經營規模、收入和利潤水準的全方位提高;國外分公司AssetMark憑著技術性、平臺資源及專業的運營模式,在細分領域中維持領跑。
在廣發證券的主營業務收入貢獻中,廣發證券國際性占非常大,大約為10%。2022年,廣發證券國際性除開銷售業績維持提高,相關業務都取得了一定進度。從組織證券經紀業務來說,亞洲地區的成交量市場占有率同比增長6.5%。在期貨交易層面,廣發證券國際性實現了主營產品與業務的全覆蓋。在投資業務層面,2022年,廣發證券國際性香港股市股份包銷市場份額為5.05%,海外中資企業離岸賬戶債券承銷市場份額為3.92%,均排行在中資企業券商公司第二位。
近些年,離岸業務變成上市券商擴展發展機會、提高效益的增長點。但是,2022年,受多個方面要素沖擊力的危害,從業離岸業務的上市券商分公司承擔比較大工作壓力,各公司間的業績兩極化。在其中,華泰國際實現凈利潤同比增加48.8%技壓群雄;廣發證券國際性實現凈利潤1.2523億美金(約8.7億人民幣),同比增加20%。其他上市券商國際分公司純利潤均同比下降,超過半數分公司純利潤虧損,1家公司虧損超45億美元。
粵開證券研究所頂尖策略分析師陳夢潔接納《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以往中資企業券商公司離岸業務通常是幫助國內公司在港股上市、企業并購、債權融資等,相信隨著國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跨境電商工具跨境電商業務迅速發展,有利于中資企業券商業務構造不斷完善和改進?!?/p>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news/2514.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