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本報訊記者杜雨萌
3月29日,17家央企、4家地方國有企業就11組系統化融合內容進行集中簽約:招商局將下級中國交通進出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所持有的招商合作物產豐富51%股權無償劃轉至國投集團商貿,國家電投集團將貴州金元綏陽產業鏈股份轉到中國寶武,中廣核集團下級中廣核集團節能環保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將擬剝離資產與國啟資產進行協作等。
國資公司紀委委員、辦公室主任翁杰明詳細介紹,這樣的項目不僅有清理生產發電、礦物資源這種關鍵關鍵領域,也是有生態保護、醫療康養那樣與民生工程密切聯系的相關行業,不僅有中央企業之間的資源優化配置,也是有央地之間的聯動發展,具有極強的象征性和示范。
做為加速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中央企業系統化融合不但傳承了上年的大量趨勢,且更加重視方法自主創新,促進系統化融合獲得更高成效。
《證券日報》現場記者國資公司獲知,2022年,央企以進、退、整、并成發力點,執行系統化融合新項目1272個。在其中,中央企業內部結構資源優化配置新項目803個、中央企業間融合新項目154個、央地融合新項目138個、外界資源優化配置新項目177個。總體來看,系統化融合工作中全方位加速,獲得了重大進展、完成了重大突破。
自今年中央企業間規范化融合新項目看,除開這次的11組新項目外,之前的1月6日,中國華能與13家國企示范點進行22個新能源產業系統運維協作,用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賦能生產運作,促進打造出新能源產業智慧運維榜樣楷模。1月10日,國網向國家電投集團無償劃轉隸屬生物質能發電行業龍頭控制權,強有力推動中間輸配電、發電企業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同一天,中國電建集團與通用技術集團醫療條件系統化融合項目簽約。1月14日,中國三峽集團將隸屬我國水利水電對外開放有限責任公司劃撥中交集團。
“總體來說,央企系統化融合工作中獲得了積極成效。”翁杰明表明,下一步,國有資本中央企業要堅決貫徹落實,奮勇爭先、開拓進取,在大范圍、比較寬行業、更高質量進行系統化融合,進一步增強高新科技創新能力、產業鏈控制能力與安全承受力,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奉獻更高能量。
翁杰明注重,應以加快構建世界一流企業為主要目標,突顯提升核心競爭力、提高主要功能,緊緊圍繞高新科技、高效率、優秀人才、知名品牌核心要素,看準發展戰略安全性、產業引領、需求側改革、公共文化服務四項作用,深入分析、統籌協調好系統化融合的總體總體目標、戰略重點和重點項目,深入推進集團內部、中央企業中間、中央企業與政府資源深度融合,著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加快構建世界一流企業。除此之外,要把系統化融合與推動世界一流企業建立示范性行為、管理方法提升行動、價值增值行為、企業品牌推動行為“四個專項整治”等重點工作緊密聯系,不斷完善義務清楚、各司其職工作機制,提高改革創新的系統化、全面性、聯動性。
從實際的行業來說,翁杰明稱,要體現發展趨勢戰略新興產業。要聚焦提升產業鏈總體競爭能力進行社會化并購,爭取在集成電路芯片、工業母機、人工智能和行業健全合理布局,加速在關鍵行業領域重要節點完成安全自主可控,努力打造一批技術創新國企。需要結合企業實際,科學研究融合改制科研單位、應用類科研機構建立領域研究所,承建我國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立國家級別創新聯合體。要集中化優質資源,加快培育一批技術專業突顯、創新驅動發展、管理方法精益生產、特點顯著專業龍頭企業,推動在我國現代產業體系加速向全產業鏈、顧客價值高檔邁入。
翁杰明還表示,重視方法自主創新,促進系統化融合獲得更高成效。即探尋國企同各種各樣所有制經濟深化合作的路徑和方法,推進雙邊合作,推動合作共贏。國有資產投資運營公司要充分調動服務平臺功效,進新技術性、業態創新、創新模式等多個方面搶占先機,促進發展互聯網經濟、發展壯大新機遇。要積極推進差別于以股份為依托的融合途徑,靈活運用規范、知名品牌、平臺服務、商業運營模式、產業生態系統等多種形式,推動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news/188.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