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郭莽園,生于1942年,廣東汕頭人,現居廣州。西泠印社社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州畫院藝術顧問,中國手指畫研究會顧問,廣東華人書法院名譽院長等。出版有《莽園畫集》《莽園冊頁》《郭莽園·狂狷與性靈》《中國指墨》《中國水墨收藏莽園卷》等。
郭莽園?居高聲自遠
112.7cm×35cm紙本設色2012年
郭莽園?群英會
181.8cm×53cm紙本墨筆2009年
余觀其群鶴戲海圖,縱橫數筆畫飛鶴,立鶴于上下,當中以大筆著藍色,淋漓橫掃,濃淡相間,有骨有韻。其畫之巨,固已驚人,其法之奇,古所未有,今所未有,中所未有,洋所未有,唯潮汕人郭莽園有之。莽園者,真畫家之闖王也!
——陳傳席
莽園兄與予西泠同社,嶺南才子也。工畫,尤以丹青馳名,翰墨之交,而有斗酒詩百篇之氣概,書畫界頗少見。予最驚奇者,莽園才思敏捷,以擅對句自得,每遇逸事佳境,不假思索信手拈來,七步八叉之喻,信不獨見于古人。所謂文人書畫,倘無此等才情,安敢妄譽私夸哉。吾社中之有莽園,重其書畫之才,更重其詩聯之才焉。
——陳振濂
郭老儼然一介才子,大手筆,沒套路,筆墨那兩下真夠嚇人:運筆幽趣橫生,如高山墜石;線條率意揮灑,似鬼斧神工;墨色相融,好比虎穴探子;筆墨相破,好像天馬行空。
——方土
莽園之畫,其卓然于外者二:曰筆墨、曰結構耳。其筆墨,曠達而不失細微、靈動而不無沉厚、動轉而不少凝重;其結構如韓信之點兵,弈秋之布局,虛實相生,出人意表。其筆墨如斯,蓋因其善書法,工碑帖。帖學之氣韻柔媚,碑學之氣勢剛拙,雜然而一體,渾然而天成。故細觀其筆墨,情、意、韻皆備矣。其結構之妙,蓋因其善篆刻,以有求無,以小見大。得此二者,莽園之于今之畫壇,可謂執牛耳者也。
——羅一平
郭莽園試圖以古拙、揮灑、恣肆而不失含蓄的筆觸,重現現代文人的古典情懷。因此,嚴格來講,郭莽園是現代文人畫的典范。其畫中所展現的意蘊與內涵,正是和我們漸行漸遠的傳統文人的情思。所以,看到郭莽園的畫,總有一種久違的親切感,如同見其人。
——朱萬章
筆墨二字,不可小看,一看再看,才知筆墨何止筆墨!與無筆墨者,是無筆墨可談,即無筆墨。而知筆墨何止筆墨者,方有一二筆墨可談,與莽園可談一二三四……余知莽園畫,莽園書,多年矣!大病二年,又見莽園畫,莽園書,奇趣依然,多好!真真有趣!
——林墉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news/1129.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