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根據太陽系外行星的數據分析,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原始大氣中的氫與地表的熱熔巖相互作用產生的。
研究人員說,這個過程足以解釋為什么地球有這么多的水,以及地球的其他特征,如地幔高度氧化和低核密度。該研究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卡內基科學學會聯合發表,最近在《自然》雜志上發表。
根據目前的理論,像地球這樣的巖石行星誕生在年輕恒星周圍的灰塵盤中,由固體物質組成的小結構“恒星”相互沖擊和融合,并逐漸成長為行星。沖擊能量和放射性元素釋放的能量使剛出生的地球表面覆蓋著熔巖海洋,逐漸冷卻后形成金屬核、巖石地幔和地殼的結構。
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許多太陽系外的巖石行星。對這些行星的研究表明,當巖石行星誕生時,原始大氣中富含氫分子可能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涉及25種化合物及其18種化學反應的新模型,模擬了原始大氣與熔巖海洋之間的相互作用。
模型表明,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水,并導致地幔中硅酸鹽巖石的氧化。一些氫隨著金屬沉入地核,導致地核密度低于理論上的鐵核。即使地球的固體物質完全不含水,也不會阻止地球成為富含水的行星。
研究人員說,這只是地球進化的可能場景,但它將地球進化過程與普通的太陽系外行星聯系起來。他們希望隨著觀測手段的進步,人們能夠深入研究太陽系外行星大氣的進化,確定更可靠的“生命標志”指標,幫助尋找地外生命。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lifestyle/3770.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