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證券日報新聞記者 梅雙
復購熱火朝天,加持連續不斷,上半年,上市企業陸續用實際行動“全力支持”自己家個股。據證券日報新聞記者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度,逾1000家A股企業公布復購類公示,近270家企業公布加持類公示。8月中下旬后,上市企業更加是刮起購買的熱潮,許多企業在公布中報的前提下,將復購計劃方案全盤托出。
除開加持、復購“同時進行”,減持新規殺傷力呈現,最近上市企業聚集公布停止高管增持、服務承諾不高管增持。據小編粗略地統計分析,自減持新規發布以來,截止到8月30日夜間7時,近70家企業公布股東減持方案提前結束有關公示。分析指出,上市企業積極拋出去加持、復購方案,是根據對企業實際價值的肯定,同時向銷售市場傳遞出積極信號;標準高管增持則有利于維護中小股東利益,有助于銷售市場長期性持續發展。
復購潮不斷涌現
數據表明,去除股權激勵計劃銷戶和贏利賠償,上半年度A股市場共公布或者通過超80例執行復購應急預案。依照回購價格限制測算,擬復購額度總計近150億。涉及到領域層面,工業設備、電子器件、基礎化工的認購額度名列前茅。
做為資本市場一項基本性制度體系,股份回購針對平穩股票價格、提升市場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8月18日,中國證監會就“活躍性金融市場、提升市場信心”發布一攬子對策,其中也包括進一步優化股份回購規章制度。
據東方財富網Choice數據,進到8月份至今復購幅度顯著增加,截止到8月27日,A股市場一共有222家公司總計執行復購286起,涉及金額累計為202.76億人民幣。
正逢中報公布高峰時段,許多上市企業與此同時公布復購方案,提振市場信心。8月29日夜間,中遠海控公布中報,企業上半年度完成純利潤165.61億人民幣。與此同時,擬復購A股股權3000萬到6000億港元,復購A股價錢不超過人民幣12.29元/股(含)。除復購A股股權外,公司擬同歩執行H股復購。
錦浪科技8月29日夜間公布中報,企業純利潤同比增加57.51%,獲益市場整體發展契機,企業太陽能逆變器業務及新能源電力生產制造業務流程的發展前景將穩中向好。企業同一天公示,擬以5000萬元至1億人民幣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得超過135元/股。
復購潮仍在繼續,據調查,8月30日,有28家企業公布股份回購有關公示。從公司股東建議復購計劃方案來說,帝奧微、東微半導體公司股東建議復購額度最大,各自建議復購不超過2億人民幣、5000萬余元。此外,前不久公布復購計劃方案上市公司還包含欣旺達、萬澤股份、美迪凱、日月股份、方大炭素等。
對于購買的目地,上市公司回購主要運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以白花花的銀子積極主動股票下跌。此外,許多企業加速復購進展,公布建議回購公告后迅速拋出去復購應急預案。分析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回購自己家個股都是看中企業長線投資使用價值,對企業的穩定發展充滿信心。上市公司回購潮有利于活躍性金融市場,改進投資者情緒,傳遞出提振市場信心的積極信號。
加持“時間軸”拉快
上半年度,近270家企業公布加持類公示。南都電源、桃李面包、永和股份的董監高以及關聯人加持額度名列前茅。
進到8月至今,上市企業加持的“時間軸”顯著拉快,特別是潛伏期后,許多上市公司增持計劃提上議程。8月30日夜間,芳源股權、捷順科技、恒通股份、平煤股份等眾多公司新聞股東增持事宜。據平煤股份公示,大股東我國平煤神馬投資控股公司方案自8月31日起6個月加持企業A股股權,不超過12元/股的價錢,合計持股額度1億-2億人民幣。
華虹企業同一天公示,公司收到間接控股公司股東華虹集團的通知函,方案自8月30日起6個月,根據集中競價的形式加持企業A股股權,總計加持金額為5000萬余元-1億人民幣。
針對加持的推進,上市企業都是積極主動公布。恒力石化控股股東、大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早期拋出的增持計劃額度經營規模上限高達15億人民幣。據恒力石化最新通知,現階段,有關加持行為主體累計加持近4億人民幣,占公司總股本的0.37%。企業據透露,根據對企業的發展自信心,后面還將繼續按計劃科學安排加持進展。
近些年,中國證監會各個方面激勵、大力支持上市企業進行股份回購,A股市場復購經營規模總體持續增長。有證券公司剖析,促進復購和加持程序流程簡單化、門坎減少等一系列措施,體現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是最近上市公司股份復購、加持經營規模逐漸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企業喊停減持計劃
中國證監會此前就進一步規范利益相關方高管增持個人行為進行了新舉措,這一舉措的警示作用已經呈現。前不久,多家公司發布公告稱自然人股東停止減持計劃。
8月27日夜間,中國證監會政策變化,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個人行為,新舉措包含:上市企業存有大跌、破凈等情況下,大股東、控股股東不可根據二級市場高管增持公司股權。這一規定實施后,作用可以說立即見效。據新聞記者統計數據顯示,最新政策發出后的一周內,約60家自然人股東停止減持計劃。
8月30日夜間,包含恒基達鑫、智度股份、北大醫藥等眾多公司新聞提前結束減持計劃。此外,上市企業最近聚集公布重要股東服務承諾不減持公告。也有部分公司新聞稱,對比減持新規,控股股東合乎高管增持規定,但控股股東根據公司發展前景自信心,服務承諾不高管增持。
電連技術8月29日午間公告,根據對企業未來前景的自信及企業的價值的肯定,公司控股股東、控股股東陳育宣、林德英自行服務承諾,自承諾書簽定的時候起18個月不高管增持其持有的公司股權。
業內人士表示,總體來說,本次減持新規的實施,將有利于平穩市場信心,改進銷售市場市場流動性,短期內有益于降低銷售市場非理性行為沖擊性,長期性維護保養銷售市場身心健康平穩,助推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的。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investment/25308.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