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芊
8月份,養老FOF(基金中的基金)市場開閘已滿五年。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進,養老FOF的Y份額去年也登上舞臺。但從數據上看,Y份額給養老FOF帶來的增量仍然有限,養老FOF發展壯大還需時日。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養老FOF可以避免“長錢短投”等問題,相比其他基金,其穩定性和可預期性也較強。然而截至目前,流向養老FOF的個人養老賬戶資金占比或不到兩成。業界認為,銷售渠道和投資者需求是養老FOF發展的兩大制約因素。此外,養老FOF在知名度方面也處于劣勢。那么,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Y份額規模增量有限
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場的養老FOF(A、C類不合并)超過400只,合計管理規模為814億元,與去年末的771億元相比增長5.6%,略低于市場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Y份額的情況。個人養老金制度自去年11月25日起在北京、上海、廣州等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啟動實施,養老FOF的Y份額也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截至二季度末,Y份額的規模增量為50.03億元,占養老FOF的規模不足十分之一。可見,養老FOF想要通過個人養老金制度實現規模拓展,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貓頭鷹基金研究院總經理助理伍彥妮告訴記者,政策落地初期,她調研的FOF業內人士對養老FOF的普及并未過度樂觀,多數人士認為養老FOF的發展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無論是銷售端還是客戶端,養老FOF的發展都存在掣肘。
從銷售端來看,基金的推廣需要營銷渠道的充分支持,而渠道通常會考慮傭金水平。考慮到FOF的管理費相對較低,各家基金公司在FOF上鋪設的渠道資源大多不如偏股基金品種。
從客戶端來看,投資者的需求也影響了養老FOF的發展。“買基金的人還是看業績和口碑。開閘五年來,養老FOF的表現隨市場行情波動較大,產品業績分化明顯,導致投資者信心不足。”伍彥妮表示。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比較,養老FOF的知名度仍有不足。
上海一位FOF基金經理表示,養老目標基金是一類依托于特定養老場景的基金品類,在個人養老金賬戶推出前并沒有合適的業務場景,加上產品本身也比較復雜,其推廣難度要顯著大于其他類型的公募基金。
華北一位FOF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從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資金流向來看,相比FOF,個人養老金投資者更愿意購買自己熟悉的品種,諸如銀行理財、保險等等。據他了解,流向養老FOF的個人養老賬戶資金占比不到兩成。
權益類資產
適合養老金長投
事實上,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養老FOF具有類理財特點,仍是養老資金長期持有的不二選擇。
中歐基金FOF基金經理桑磊表示,個人養老金的很大特點是投資期限超長,可以達到幾十年,需要找到能夠匹配投資期限的資產,避免“長錢短投”,也需要長期比較好的投資收益來滿足養老需求。所以,權益類資產更適合作為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的選擇。
對于養老FOF階段性業績波動的現象,桑磊認為,權益類資產會伴隨著較高的波動和較高的回撤,權益類資產內部風格之間的輪動也較為快速,部分階段較為極致,復雜的權益市場環境,使得傳統資產的配置更關注短期市場的波動。養老FOF的Y份額僅僅發展了半年多的時間,期間股票市場整體較為低迷,養老FOF短期沒有好的業績表現也很正常。
由于投資方法和目標不同,養老基金之間存在差異。例如,市場上部分養老FOF并未選擇與基準保持較強的一致性,而是更注重表達自己的投資觀點。盡管如此,上述華北FOF基金經理依舊認為,相對成熟的養老FOF應該能夠滿足投資者獲取股票市場平均收益水平的需求,從而戰勝CPI的增速,實現保值增值。
化解困局需多管齊下
如何解決養老FOF基金Y份額增長較慢的問題?多位業內人士建議,可以從渠道端、客戶端等多個方面入手。
渠道端而言,上述華北FOF基金經理認為,目前,由于受到每年每個人1.2萬元稅延額度的限制,短期內規模暫未出現爆發性增長。建議提高稅延額度的限制,為Y份額爭取更多潛在資金的流入。上述上海FOF基金經理認為,可以通過向投資者提供收益上的便利來培養產品優勢。
就客戶端而言,上述華北FOF基金經理認為,養老FOF的投研不能簡單對標海外的情況,而應該根據本土市場的特點進行調整。具體來看,一是要探索配置主動基金的有效方法。在海外和國內市場中,養老規劃的資產配置存在顯著差異,海外投資者更傾向于選擇成熟的ETF,而在國內市場,養老FOF更傾向于投資主動基金。他認為,主動基金在調研和跟蹤方面的難度顯著高于ETF,對FOF基金經理是不小的挑戰;二是不能簡單復刻現有模型。養老FOF有下滑曲線的設置,即隨著年齡增長,策略日趨保守。他表示,很多下滑曲線模型的設計是基于股票和債券的歷史波動率、收益率以及相關性等因素,由于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風格不同,如何做好模型的本土化,也是影響養老FOF業績的關鍵因素。
就知名度而言,在上述上海FOF基金經理看來,要想將養老FOF做大做強,需要結合本土市場的特點。推廣層面,從基金管理人的角度出發,可以嘗試走進企業開展相關養老投教;投教層面,當前單一、固定、模式化的養老投教服務無法滿足多樣化的養老投資需求,精準刻畫養老客戶畫像,對客戶進行分層管理也勢在必行。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investment/24396.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