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沈眼觀潮】
“交換通”這是繼“港股通”“債券通”“基金互認”“跨境理財通”以后,香港與內地金融合作的又一關鍵里程碑式。
沈灝
5月15日,國內與香港利率互換銷售市場數據共享協作(以下簡稱“交換通”)宣布上線運行。當天上午,中央人民銀行(PBoC)、香港證監會(SFC)、香港金管局(HKMA)共同舉辦了“交換通”上線儀式。“交換通”前期優先開啟朝北買賣,容許境外機構根據兩個地方金融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參加國內銀行間市場金融衍生產品銷售市場,中國香港場內外結算公司與上海清算所根據CCP(中央對手方清算機構)互連,一同給予集中清算服務項目,完成買賣結算直連式處理及全過程高效率連接。
發布當日,20家“朝北交換通”做市價格商與27家境外機構達到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162筆,名義本金總金額82.59億人民幣,遮蓋境外銀行、海外證券公司、海外資管計劃等多個種類境外機構。
“交換通”這是繼“港股通”(“港股通”和“滬深港通”)、“債券通”、“基金互認”、“跨境理財通”等“數據共享”規章制度發布以后,香港與內地兩個地方金融合作與融合的又一關鍵里程碑式,都是第一次在金融衍生產品行業引入“數據共享”的制度體系。與此前上線的“數據共享”體制各有不同,此次在“債券通”的前提下,發布“朝北交換通”更側重于為國際投資人提供便利及安全風險管理工具,歸屬于對于金融衍生產品銷售市場的一項開創性的制度體系,其目的在于便捷擁有國內債券國際性投資人參加地區利率互換銷售市場,立即對沖交易一部分年利率杠桿比率,降低利率變動并對擁有rmb計費債權投資組合危害。
做為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截止到2022年12月末,全國各地證券市場代管賬戶余額144.8萬億,約20.83億美元),我國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穩步增長。依據中央人民銀行(PBoC)統計數據,截止到2022年末,境外企業在中國債券市場的代管賬戶余額大約為3.5萬億,占中國債券市場代管余額占比為2.4%。在其中,境外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代管賬戶余額為3.4萬億。而分券種看,境外企業擁有國債券2.3萬億、占有率67.7%,政策性金融債0.7萬億、占有率22.0%。從另一方面看,自打2017年7月債券通“北向通”運行到2022年12月的那5年有余時間內,“北向通”的境外機構持債經營規模從零增長到約3.114萬億元經營規模,2022年全年度成交量超8萬億元元,全年度每日平均成交量為322億人民幣,各項性能指標也逐漸創下歷史新高,“債券通”已經成為境外機構項目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重要途徑。
伴隨著境外機構擁有地區rmb計費債卷財產比例不斷增長,加上全球利率自然環境踏入高起伏環節,國際性投資人對于這類資產配置的風險管理工具產生一定的要求。相較于“交換通”根據在岸做市給予利率互換價格為主體的交易規則,現階段擁有人民幣債券的境外機構關鍵應用離岸市場的NDIRS(離岸賬戶非交收利率互換)或TRS(個人信用掛勾交換)的方式對利率的風險開展對沖交易,在利率互換掛鉤標的豐富水平,整個行業的深度廣度,及其利率互換與貸款基準利率行情相關性水平上面不如根據“朝北交換通”參于在岸利率互換銷售市場的更加立即高效。
國內和香港“數據共享”制度體系經過長期協作,探尋出了一條雙向開放、嚴控風險的創新玩法,根據兩個地方金融基礎設施連接,構建了一個同時符合兩個地方監管部門規定并兼顧在岸指標和離岸賬戶要素的“共同市場”,形成了一個嚴控風險的、可擴展性的開放式平臺與包括多樣化人群聚集的閉環式管理體系,搭建離岸賬戶貸幣逆流在岸金融市場跨境電商逆流方式與互動循環系統管理體系。而“交換通”的開始是人民幣債券市場和利率衍生品銷售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開放式的大事件,它發布意味著rmb利率互換逐漸融進全球金融市場,促進中國債券及衍生品市場走向國際,與此同時推動在岸人民幣逆流在岸市場,輕緩資產跨境電商流動性,并加快歐債危機的腳步。
將來,我們將要看到一個以香港在岸人民幣金融理財產品交易市場、國際性資產管理中心與風險管理處為載體,并建立在離岸賬戶與在岸金融基礎設施里的“數據共享”規章制度所組成的有態度、多樣化、可監控rmb資產生態鏈,做為在rmb國際化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些生態鏈與在岸市場的金融體制改革創新統籌推進,可持續性地平穩促進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提高境外機構更為全程參與中國市場自信心,并進一步提升rmb在全球范圍內市場中的國際競爭力、國際性認同感和國際競爭力。
(創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深圳市)深圳市高金融研究院現行政策和實踐研究室研究員級、中國香港國際投資學會會員)
報志愿欄目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創作者個人見解。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investment/11766.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