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提升對投資的推廣教育,投資者們掌握代位求償專項資金的保險范圍,提升投資人的自主權和自我保護意識
◇提升對投資的投訴舉報和糾紛解決機制,及時處理投資人問題和顧慮,維護投資人的合法權利,投資者們更為信賴銷售市場,更為想要項目投資
本報訊記者謝若琳
見習記者毛藝融
5月26日,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公司(下稱“投保基金公司”)發布了關于紫晶存儲事情代位求償專項資金的管理員公示。公告稱,中信證券與其它中介服務共同投資開設10億人民幣紫晶存儲事情代位求償專項資金。
依據公示,5月30日起,投資人可以從投保基金公司官網開展適格投資人申請注冊及查看賠償額度。在5月31日至6月30日期內(即申報期),適格投資人應當通過網絡投票系統、上海交易所交易軟件或管理員公示注明的多種方式,傳出對賠償金額的合理確定命令。7月10日起,賠償資產會由結算參與人委托劃交給進行合理申報適格投資人。這就意味著,更快40多天,紫晶存儲事件適格投資人即可領取賠付。
對于此事,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投資法律法規教授鄭彧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先行賠付制度是證券市場投資者保護的一個有利試著,2019年《證券法》修定時把代位求償做為投資者保護的一個主要措施而升級成法律規定條文。此前已經有萬福生科、欣泰電氣、海聯訊三起代位求償的成功應用案例。本次投保基金公司公布的賠償計劃方案也就是在實際操作方面確保賠償股票基金分配程序的公平和有效。
代位求償項目資金
快速到位
據統計,4月21日,因欺詐發行,上海交易所決定對紫晶存儲運行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接著,在立體式懲戒制度下,投資人賠付工作中立即運行。
投保基金公司在相關聲明中提醒,適格投資人應實時關注中信證券公布的有關公示,并密切關注在其中紫晶存儲事情代位求償專項資金的賠償范圍及賠付額度計算方法等實質性內容。
公告稱,投保基金公司出任專項資金的管理員,承擔專項資金的日常監管及運行,對委托授權免收一切酬勞,確保專項資金資產的安全詳細,財政性資金。與此同時,投保基金公司將具體指導賠償調研組創建專門售后團隊,承擔接受投資者的資詢。
對于此事,國浩律師(上海市)法律事務所朱奕奕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投保基金公司出任專項資金的管理員,承擔本基金的日常監管及運行,這一程序流程值得稱贊。與此同時,開設賠償咨詢電話等,將減少投資人得到理賠的訴訟成本。
專項資金托管銀行為中信銀行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專項資金交給第三方銀行開展專用賬戶管理方法,授權委托其出任基金管理人,可以防止投資人賠償資產被亂用或不合理遷移。先前萬福生科案和海聯訊案里的基金財產均由建設銀行開設資金管理方法,欣泰電氣案里的基金財產由興業開設資金管理方法。”朱奕奕表明。
先行賠付制度
仍然可以進一步優化
從金融市場先行賠付制度的演變來說,其最開始從上市公司財務作假案的投資者保護在實踐中造成,通過十來年的高速發展,有關法律法規逐漸建立與形成。
從實踐活動效果來看,在紫晶存儲事情以前,已經有萬福生科、海聯訊、欣泰電氣三起代位求償實例,受償投資人比例高達95%之上,賠償額度占有率98%之上。
朱奕奕詳細介紹,先行賠付制度的較早案例是2012年萬福生科財務舞弊案,萬福生科承銷商招商證券設立專項基金代位求償投資人損害。以后,創業板公司海聯訊因連續三年“算錯帳”,于2013年被中國證監會立案查處,該企業四位控股股東設立專項基金代位求償。除此之外,欣泰電氣因欺詐發行于2016年遭受證監會的懲罰,其承銷商興業證券開設創歷史新高體量的代位求償專項資金。
在朱奕奕看起來,2020年3月1日生效《證券法》,根據法律的方式明確了證劵市場上的先行賠付制度,也說明了致力于以密文法律的方式提升先行賠付制度的法律位階。
談起先行賠付制度有什么提升室內空間,鄭彧表明,先行賠付制度的統一流程及規范還需進一步規范。他提示,應遵循“銷售市場優先選擇”標準,不要把代位求償視為一種“誰有錢向誰賠”的“深袋子”。而且,先行賠付制度需要和“被告方服務承諾規章制度”(即通常說的“行政和解”)有機結合下去,以進一步完成賠償損失優先選擇的投資者保護實際效果。
廣東省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應加強投資人的宣傳策劃教育,投資者們掌握代位求償專項資金的保險范圍,提升投資人的自主權和自我保護意識。除此之外,提升對投資的投訴舉報和糾紛解決機制,及時處理投資人問題和顧慮,維護投資人的合法權利,投資者們更為信賴銷售市場,更為想要項目投資。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hn/16085.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