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iOS
下載APP
(上接B33版)
(三)結合市場情況、公司產銷規模、在手訂單等,補充說明是否存在滯銷風險,相關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充分。
1.結合市場情況說明是否存在滯銷風險
2022 年全球經濟政治動蕩不休,世界大變局加速演進。面對經濟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國在強有力的穩增長政策下沉著應對,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采取積極有效手段,通過大力發展內循環不斷增強內功。雙碳目標背景下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各界共識,光伏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工業硅需求景氣向上。
2022年我國工業硅行業發展勢頭良好,供應大幅增加,需求持續增長、價格重心整體上移。據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統計,截至2022年底,國內工業硅有效產能420萬噸/年,全年產量325萬噸,同比產量增加55萬噸,行業頭部企業集聚效應愈發明顯。2023年政策利好持續不斷,光伏行業步入高質量快速發展階段。光伏行業政策力度持續加碼,為我國光伏行業的高質量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預計2023年中國新增裝機280-330GW。隨著光伏裝機需求不斷提高,有望繼續拉動多晶硅產品需求上漲,根據各多晶硅在產和新建企業規劃產能統計,預計到2025年底,中國多晶硅產能將超過400萬噸/年。從需求角度看,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分別將達到400GW和1000GW,光伏行業的發展無疑是拉動工業硅需求最主要的推動力,預計2023年下游多晶硅對工業硅消費量在160萬噸以上,到2025年國達到210萬噸。
據SAGSI統計,2022年聚硅氧烷國內消費合計約165.3萬噸,隨著國內新建產能釋放,有機硅產品價格進入周期性高位回調。2023年有機硅需求預計對工業硅消費量在100萬噸以上,到2025年國達到140萬噸。未來有機硅材料在建筑、汽車等支柱產業中仍是不可替代的關鍵配套材料,同時在國家“雙碳”政策驅動下,有機硅材料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潛力巨大,光伏、新能源、5G、特高壓等新興產業的高速發展都為有機硅產業創造了巨大市場空間。中國有機硅產能將持續增長并向高性能、高附加值產品轉型,行業集中度也將繼續快速提升,企業結構分化愈發明顯,也為頭部企業參與行業整合帶來更多的機遇。
截至 2022年末,公司工業硅產能122萬噸/年,有機硅單體產能133萬噸/年,已經與多晶硅、有機硅、硅鋁合金行業中的龍頭企業、知名企業建立了廣泛、密切的業務合作關系,公司的行業龍頭地位突出。受下游市場行業的影響,公司依托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優勢,持續提升工業硅、有機硅產能及市場占有率,存貨流轉正常,不存在滯銷的風險。
2.結合產銷規模說明是否存在滯銷風險
公司主要從事工業硅及有機硅等硅基新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是我國硅基新材料行業中業務鏈最完整、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工業硅及有機硅產品兩大類。
公司2022年度和2023年1-3月的主要產品產銷規模情況如下所示:
單位:萬噸
公司主要產品除用于銷售外,還用于生產經營的領用。考慮自用部分,公司2022年度以及期后2023年1-3月的產銷規模的比例在78.00%以上,其中2023年1-3月工業硅的產銷規模比例為78.42%,比例略低,主要系公司預期下游光伏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為了滿足中部合盛年產2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投產的需求,公司陸續對工業硅進行備貨導致工業硅產銷規模比例偏低。除工業硅外,其他主要產品的產銷規模比例均超過80%。公司基于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在對工業硅、有機硅市場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為進一步提升公司競爭優勢,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做出產能擴張的決策符合公司經營現狀,不會造成存貨滯銷。
3.結合在手訂單說明是否存在滯銷風險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期末在手訂單情況如下所示:
單位:萬元、萬噸
[注1] 使用當期平均毛利率折算
[注2] 期末存貨余額按照產品類別匯總的原材料、在產品、庫存商品等存貨明細的合計金額
公司主要產品工業硅和有機硅,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手訂單覆蓋率分別為31.41%和27.93%。公司與部分主要客戶以簽訂短期訂單的形式進行銷售,大部分產品的短期訂單銷售均會在簽訂合約后當月內完成交貨。從過往長期的合作歷史來看,公司與大部分短期訂單客戶保持著長期合作關系,公司客戶群體較為穩定,客戶重復采購率較高。公司訂單形式具有高頻率、多批次的特點,在手訂單覆蓋率和公司實際經營情況相符。
公司期末存貨的期后結轉率情況如下所示:
單位:萬元
注:期后銷售/結轉情況統計至2023年3月31日
根據上表,公司期末存貨期后銷售/結轉率為68.40%,保持在較高水平。除原材料、在產品和委托加工物資外,其他存貨的期后銷售/結轉率在80.00%以上。原材料期后結轉率為70.36%,主要系機物料和備品配件等保持一定備貨所致;在產品期后結轉率為53.48%,主要系公司工業硅生產所需的自產石墨電極,石墨電極的生產周期約六個月,為應對后續產能逐步釋放,公司儲備了較高的石墨電極庫存。委托加工物資期后尚未結轉,主要系按照排產計劃仍未收回。公司存貨周轉情況整體較好,不存在滯銷風險。
綜上,基于雙碳目標背景下,下游光伏產業、新能源、5G、特高壓等新興產業高速發展的趨勢,公司工業硅和有機硅需求景氣向上,公司為進一步提升競爭優勢,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以及在手訂單的需求,做出產能擴張的決策符合公司經營現狀,不會造成存貨滯銷。
4.報告期內,公司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政策
報告期內,公司制定了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政策,每年年末對各類存貨進行逐項檢查。公司根據各產品最近一期市場價格計算可變現凈值,針對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的存貨計提相應的跌價準備,具體如下:
(1)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資和在產品:以相關產成品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可變現凈值;
(2)庫存商品以最近一期產品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可變現凈值,發出商品以合同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可變現凈值。
5.報告期內,公司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情況
報告期內庫存商品跌價準備較大,主要系生產基地之一黑河合盛硅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黑河合盛)自2015年至2021年處于停產狀態,微硅粉產品受嚴寒天氣及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導致存貨積壓,公司按照謹慎性原則全額計提跌價準備1,421.43萬元,剩余存貨發生跌價主要系新疆合盛創新材料有限公司原材料重熔用鋁錠、庫存商品鋁粉以及坯錠,石河子市西部合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庫存商品加氣塊以及石河子市西部寧新碳素有限公司在產品焙燒品1020X和600A受市場行情影響,導致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的部分計提跌價準備。除此之外,公司的存貨均正常流轉,不存在無使用、無出售價值的長期積壓的存貨,也不存在以存貨進行質押擔保的情況。
公司的主要產品系工業硅和有機硅,工業硅和有機硅的產品毛利率分別為36.27%和32.70%,產品毛利率較高、性質穩定、不易變質。除黑河合盛未銷售的微硅粉外,公司報告期內不存在大額滯銷存貨的情況,報告期末公司嚴格按照會計準則對存貨進行減值測試并計提相應跌價準備,跌價準備計提充分。
會計師核查程序和核查結論:
1. 核查程序
(1) 查閱了相關研究報告,了解有機硅、工業硅行業未來的行業趨勢;
(2) 向公司管理層及財務負責人了解公司市場情況,取得公司各期產銷量資
料、在手訂單以及期后結轉情況,分析是否存在存貨滯銷情況;
(3) 取得公司報告期末存貨收發存明細,了解和核查公司報告期末存貨的構成情況,了解公司存貨計價、跌價準備計提等相關會計政策以及產品的毛利率情況,分析存貨跌價情況的原因及合理性;
(4) 獲取存貨跌價準備計算明細表,并結合公司價格目錄、銷售記錄及市場價格走勢等情況,核查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準確性和充分性;
2. 核查結論
(1) 基于雙碳目標背景下,下游光伏產業、新能源、5G、特高壓等新興產業高速發展的趨勢,帶動公司工業硅和有機硅需求景氣向上,公司為進一步提升公司競爭優勢,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以及在手訂單的需求,做出產能擴張的決策符合公司經營現狀,不會造成存貨滯銷;
(2) 公司存貨流轉正常,除黑河合盛未銷售的微硅粉外,公司報告期內不存在大額滯銷存貨的情況,報告期末公司嚴格按照會計準則對存貨進行減值測試并計提相應跌價準備,跌價準備計提充分。
5.關于負債。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資產負債率從33.23上升至55.38。資產方面,公司貨幣資金23.82億元;負債方面,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負債共計180.60億元,同比增長514.16%,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共計88.12億元,同比增長122.36%。此外,公司期末受限資產合計34.58億元,主要用于借款質押和票據質押。
請公司:(1)結合負債結構、貨幣資金及現金流情況,分析償債能力及流動性風險;(2)分項列示受限資產對應的受限金額、受限原因、融資主體及相應的借款規模;(3)補充披露期末貨幣資金的存放銀行及對應金額,以及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在報告期內從上述銀行取得的融資金額。請年審會計師發表意見。
公司回復:
(一)結合負債結構、貨幣資金及現金流情況,分析償債能力及流動性風險
1.公司負債結構
公司負債結構如下:
2022年末,公司債務結構中,流動負債占比61.48%,占負債的比重同比下降26.24%,主要系公司本期長期借款大幅增加所致。
2.公司貨幣資金結構
2022年末公司貨幣資金結構中,其他貨幣資金期末余額增加較大,主要原因系期末用于開立銀行承兌匯票的保證金金額為48,785.00萬元,該等金額漲幅較大所致。
3.公司現金流情況
2022年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減少,同比下降116.89%,主要系公司使用承兌匯票背書轉讓支付相關工程設備款增加、為滿足未來工業硅生產需求增加電極備貨、產銷規模擴大以及主要原材料價格上升導致采購原料支付的金額增加。
4.公司償債能力及流動性風險分析
[注] EBITDA利息倍數=(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利息支出
2022年末,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為0.74和0.32,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0.32和0.23,下降幅度較大,主要系2022年度,公司因“中部合盛年產2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東部合盛煤電硅一體化項目二期年產40萬噸工業硅項目”等多個大型在建工程項目持續投入增加,導致公司流動負債中應付工程設備款、用于支付工程款的應付銀行承兌匯票以及用于工程建設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大幅增加,帶動流動負債增長快于流動資產,從而進一步導致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大幅減少。具體情況如下:
由上表可知,2022年末,公司流動負債中,與長期資產相關的應付款項增加42.29億元。剔除該部分新增負債的影響,公司模擬2022年末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0.96和0.42,略低于2021年相關指標,與公司日益增長的業務規模相匹配。
2022年末,公司為持續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及滿足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擴大生產規模、加大在建項目投入,為支持生產、建設所需,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等不斷增加,公司資產負債率有所上升。
2022年度,公司借款規模不斷增加,進而影響財務費用大幅上升,同時伴隨經營業績有所下滑的影響,公司利息保障倍數有所下降,與公司實際情況相符。
綜上,公司流動性風險增加,公司償債能力有所下降,但公司積極制定了降本增效、銷售渠道的維護與開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與此同時,2023年1月,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資金69.95億元,且該部分募集資金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從而增加了公司的流動資產和凈資產,并有效降低了公司資產負債率和流動性風險,增強了公司的償債能力。2023年1月末和3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0.76%和51.78%,下降趨勢明顯。
總體而言,公司償債能力和流動性風險仍在可控范圍內。
(二)分項列示受限資產對應的受限金額、受限原因、融資主體及相應的借款規模
2022年末,公司受限資產的資產情況及對應的借款規模情況如下:
(三)補充披露期末貨幣資金的存放銀行及對應金額,以及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在報告期內從上述銀行取得的融資金額
2022年末,公司銀行存款及其他貨幣資金余額為23.82億元,期末存放銀行及對應金額以及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報告期內在上述銀行的融資情況列示如下:
[注1] 公司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分別向中國銀行的不同分支機構發生存款及融資業務
[注2] 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的范圍包括寧波合盛集團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
由上表可知,公司控股股東及關聯方的主要融資方式為保證及質押,信用方式融資規模占比較小,且與公司銀行存款存放的銀行分支機構僅存在少量交集,公司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資金相互獨立。
針對上述事項,我們實施了如下核查程序:
(1) 獲取公司財務報表,并結合負債結構、貨幣資金及現金流情況,分析償債能力及流動性風險;
(2) 了解與貨幣資金、投融資以及對外擔保相關的內部控制,評價這些控制的設計,確定其是否得到執行,并測試相關內部控制的運行有效性;
(3) 獨立獲取銀行對賬單、企業已開立賬戶清單、企業征信報告,保持對獲取過程的控制,檢查并核對銀行賬戶、銀行流水、銀行借款、資產抵押以及對外擔保等情況;
(4) 對銀行流水和銀行日記賬實施雙向測試,關注大額資金劃轉情況,檢查大額資金劃入劃出時間,關注是否存在與關聯方之間的資金劃轉;
(5) 按照財政部下發的銀行詢證函模板獨立實施貨幣資金、銀行借款函證,在銀行函證中明確貨幣資金的受限情況以及是否存在資金池業務等信息,并對函證發函及回函的過程保持有效控制,檢查回函印章、寄件人、回函內容是否存在異常,必要時向銀行工作人員電話核實;
(6) 抽查公章使用記錄、會議紀要等資料,關注是否存在其他方占用資金或為其他方提供擔保情況;
(7) 獲取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的企業征信報告及融資臺賬,結合公司期末貨幣資金的存放銀行明細,檢查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在報告期內從相關銀行取得的融資情況;
經核查,我們認為:
(1) 公司報告期內償債能力有所下降,流動性風險有所提高,但在可控范圍內;
(2) 公司受限資產情況與對應的借款融資規模相匹配;
(3) 公司已補充披露期末貨幣資金的存放銀行及對應金額,以及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在報告期內從上述銀行取得的融資金額,公司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資金相互獨立。
本回復中部分合計數與各分項直接相加之和,如在尾數上有差異,這些差異是由四舍五入造成的。
特此公告!
合盛硅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23年5月25日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本文地址: http://www.aaeedd.cn/art/14063.html
消費界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免費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媒體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合作官方郵箱: hezuo@eeeck.com
投訴舉報郵箱:Jubao_404@163.com
招聘官方郵箱: rcrt@eeeck.com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